太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2024-1-22 15:59

太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太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初沉池:设备调节池一般为土建结构,用于将污水集中。

2. 接触氧化池:将调节池的水提升到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总停留时间通常为1小时以上。填料为新颖组合式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积为160m2/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

3. 沉淀池:生化后污水流到沉淀池,上升流速为O.3-0.4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气提升至污泥池。

4. 消毒池及消毒装置:消毒池按规范:“TJI4—74”标准为30分钟,若是医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时间至1-1.5小时。采用固体氯片接触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

5. 污泥池: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

此外,还有A/O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厌氧水解技术作为活性污泥的预处理。该工艺将前与后段好氧段串联,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成有机酸,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将不溶性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缺氧水解产品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氧气效率。在缺氧部分,不同的细菌会产生蛋白质、氨化脂肪和其他污染物(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NH3、NH4+),在充足的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到A池,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在缺氧条件下返回A池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循环中,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太原市近年来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了改善水质,太原市不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在2019年建成8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2020年太原市又在47个村建成30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中,小店区有13套、晋源区有2套、杏花岭区有7套、清徐县有8套。

按照太原市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的总体部署,今年太原市将在巩固前两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果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领域:环境水/废水/饮用水

标签:污水处理设备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