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小课堂】β-内酰胺酶篇:与君再相知

2022-5-07 08:57

01神秘性

β-内酰胺酶的神秘性主要体现在:

1)生鲜乳已检测为阴性,但4℃储存过夜后,检测结果为阳性;

2)生鲜乳已检测为阴性,经运输车长时间运输后,检测结果为阳性。

β-内酰胺酶的“神秘性”,其实与生鲜乳中可能含有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的细菌有关,当储存不当或放置时间较长或冷冻时间较长,生鲜乳中的细菌便会产生或释放β-内酰胺酶。

小tip:至于细菌为何会产生β-内酰胺酶?请看第一期。

02耐热性

巴氏杀菌及短时间煮沸对β-内酰胺酶无明显影响,高温和长时间煮沸对β-内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的灭活效果。

这就表明,如果生鲜乳中含有β-内酰胺酶,以此为原料制备的乳制品,在生产加工后仍然会有残留,尤其是巴氏杀菌乳。

1651885027862039.jpg

03耐酸不耐碱

研究表明,酸碱处理对β-内酰胺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碱的抑制作用高于酸。

这就表明,β-内酰胺酶在酸奶制品中仍能表现出较高活性。

04危害性

β-内酰胺酶会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诱发过敏反应,在一定程度还会影响人体胃肠道菌群平衡。

好了,这期就这里啦!敬请期待下期!

参考文献

[1]范美婧,陈媛,蔡兴航,臧小丹,岳崇慧,孙琦,于广吉,于国萍.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乳品工业1001-2230(2017)04-0008-03.


领域:乳制品和蛋制品,食品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和致病菌,饲料

标签:β-内酰胺酶,乳制品检测,微生物检测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