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在珠宝玉石上的应用

应用领域:珠宝

检测样品:珠宝玉石

检测项目:红外光谱

方案摘要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代高科技不断的被应用于宝石行业中。新的优化处理方法、合成方法花样百出,新的鉴定难题随之而来。传统的鉴定仪器和方法,已经难以解决。近几年一些大型仪器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引进和应用,为我们的鉴定和研究带来极大的帮助,可以无损、便捷、高效的对珠宝玉石进行定性分析,提高了鉴定结论的准确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目前国内宝石鉴定实验室应用最广的一款定性分析仪器。

1716169464739229.jpg 

宝石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引起晶格(分子)、络阴离子团和配位基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并吸收相应的红外光而产生的光谱称为红外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将光源发出的光经干涉仪变成干涉光照射样品,再经检测获得干涉图。由计算机将干涉图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宝石内部分子结构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宝石相应特征红外吸收谱带的数目、波数位及位移、谱形及谱带强度、谱带分裂状态等内容,以获取相关宝石鉴定重要参数。

1716169479412470.jpg

相似宝石种类的鉴别不同种属的宝石,在其晶体结构、分子配位基结构及化学成分上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各类宝石特征的红外吸收光谱对其进行鉴定。采用红外反射法得出该样品的特征红外吸收光谱。特别对于一些不透明或表面抛光较差的玉石,通过对光谱图的分析极易将其与其他玉石及相似品区分开。例如:玻璃与和田玉,通过红外光谱可以快速、准确的将两者区分开,玻璃在1071cm-1、784cm-1、418cm-1具有吸收峰,和田玉在1132cm-1、989cm-1、924cm-1、765cm-1、688cm-1、537cm-1、461cm-1具有吸收峰。

1716169596758343.jpg

天然宝石、合成宝石的鉴别

自然界中,含羟基和H2O的天然宝石居多,与之对应的伸缩振动导致的中红外吸收谱带主要集中分布在(3000~3800)cm-1内,通过分析宝石中的水分子形式,有助于鉴别宝石是否为合成品。例如:区分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天然祖母绿含有稳定的水分子在(3400~3800)cm-1有一强吸收峰;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是在高温熔融条件下结晶而成的,所以结构通道内一般不存在水分子,无相应吸收峰;而水热法合成祖母绿是在水热条件下结晶生长而成的,在其结构通道中存在不等量的水分子和少量氯酸根离子,在红外4357cm-1、4052cm-1、3490cm-1、2995cm-1、2830cm-1、2745cm-1处有吸收峰

1716169650948858.jpg

 

仿古玉的红外吸收光谱一些仿古玉器在制作中,常采用强酸腐蚀或高温烘烤等方法进行做旧处理,经过上述处理后,玉器的表面会呈白渣化或酸蚀残化,对其玉质的鉴别带来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利用漫反射附件,对这些做旧处理的玉器进行鉴定。

1716169659331879.jpg

 

使用Bruker ALPHA II红外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能简便、快速、无损地准确分辨珠宝玉石的种类,鉴定是否为仿制品,区分天然与合成宝石等。产品优势:1、信噪比更高55000:1若存在低含量或弱信号成分的样品,低信噪比仪器可能检测不到该物质。2、谱区范围更宽8000-350cm-1仪器检测范围更宽,应用范围更广,4000-400cm-1范围内信号则更强。3、专利永久准直的立体角镜干涉仪完全避免了动态调整设计存在的光路失准的问题4、配置的是质保10年的金刚石ATR附件与复合晶体ATR相比,维护成本低。

相关产品
店铺 下载
咨询留言 一键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