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IPO后卖募投项目

2022-10-29 18:40

  光纤传感安全监测曾经是聚光科技(300203)上市募资时重点推介的募投项目之一,但在成功IPO一年零六个月后,聚光科技选择卖掉这一业务。

  11月3日,创业板上市公司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公告称,拟将其IPO时募投的部分光纤传感业务及资产以人民币1468万元转让给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波汇”),交易协议显示,公司决定暂时放弃在这一领域的发展。

  募投项目从未贡献收入

  被出售的“光纤传感安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曾经是聚光科技去年4月份IPO时募集资金时倚重的一大亮点。根据聚光科技IPO首发招股说明书上的描述,光纤传感业务是该公司“环境与安全检测”业务架构中唯一涉及公共安全类的业务,公司在这一领域上拥有1件发明专利和2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属于国际领先水准。

  根据招股书,在IPO资金募集完成后,聚光科技计划向这一项目投入总额为5014万元的募集资金, 其中第一年(2012年)拟在这一项目上投入2500万元,用于产业化光纤传感安全监测系统和新建生产线,以确保公司成为国内领先的光纤传感安全监测系统供应商。预计这一建设期为两年的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400套光纤传感安全监测系统的生产能力,为公司带来每年6800万元的新增销售收入,利润总额预计可达1915万元。这意味着,如果项目进展如期顺利,最早在明年即可看到这一项目带来的实际回报。

  但3日聚光科技发布的公告却再次说明,IPO时在招股说明书上勾划的愿景又一次成为泡影。根据公告中所述,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在IPO完成1年半之后,这一项目的募集资金实际使用574 万元,结余4440万元,投资进度仅为11.45%。公司称,因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光纤项目尚未形成有效的新增产能,也未能贡献营业收益。

  根据聚光科技方面的说法,是行业竞争形势的转变,让这一项目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公司解释称,目前光纤传感业务行业门槛降低,涌现出数量众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公司,公司投入资源形成的技术优势在短期内并未换取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内还将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技术资源和经营力量,令运营该业务的投入产出比将无法满足公司发展的要求,故公司拟转让该部分业务及相关资产。

  剥离还是贱卖?

  根据交易协议,聚光科技本次出售光纤传感业务可谓非常“彻底”,除占交易额比例最大的数项核心专利之外,为数15人以上的业务团队也被打包全数转售给了上海波汇。此外,根据聚光科技在交易中对上海波汇的承诺,它将在未来5年之内不再涉足光纤传感业务。

  尽管聚光科技声称,本次交易剥离了公司在安全监控领域中面临较大投入和预期回报不明风险的部分业务,有助于优化公司在安全监控领域的行业布局,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但这并未打消外界对其交易内外的疑虑。

  比如,在披露的交易协议中,聚光科技即向上海波汇承诺转移到上海波汇的光纤传感业务团队将在2012年12月31 日前直接或间接为上海波汇累计签署新增项目毛利不低于600万元。这意味着,被剥离的光纤传感业务团队并非像公告中所说的那样“未能贡献营业收益”,已经接近于即将产生收益。

  而聚光科技董事长王健在早先举行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的说法也支持了这一点。王健当时表示,基于光纤传感的安全监测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并由子公司无锡聚光盛世主营,后续将陆续产生经济效益。

  “不好说是不是贱卖,要看这背后是不是有战略调整的意思。”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由于出售的业务包括了团队、项目、专利和未完成的合同,因此很难说是不是以过低的价格出售,但更应该关注公司在出售这一项目背后的战略转型倾向。

  经营失血或是瘦身诱因

  虽然单单从业绩来看,聚光科技在众多“业绩变脸”的创业板公司之中尚属正常,但公司财务报表中也存在多处难以掩盖的隐忧;其中,在经营上回款压力过大,导致公司现金流持续失血,或是该公司选择缩减业务范围的最直接原因。

  首当其冲的是从上市以来就一直呈现累积增长的应收账款。数据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从已有公开数据的2008年开始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在单季度也从未出现改善,在上市当年超过5亿元,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已经突破7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营业收入的九成多。

  在回款方面遇到的困难也直接反映在公司的现金流上。公司财务数据显示,其现金流从年初以来一直呈现流出状态,手持现金从年初的8亿元下降到三季度末的不足5亿元。从现金流向来看,无论是经营、投资还是融资分类,今年以来也全部呈现净流出。

  而出售光纤传感项目,虽然仅能为聚光科技带来1468万元的收入,但实际上也带来了现金流上的相对宽松。按照相关公告,在出售这一项目后,聚光科技在用自有资金归还已投入的574万元投资后,原承诺投入光纤项目的募集资金5014 万元将择机安排另用。


领域: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