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PM2.5)方唱罢我(O3)登场怎么破?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帮你忙

2022-11-12 23:01

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明明天空湛蓝,为何多地出现污染天气?

看看下面这幅中部某市2018年空气质量日历图就明白了,进入夏季后,臭氧会成为影响优良天率的罪魁祸首。

1668265152923151.png

 

夏秋臭氧浓度屡屡超标

随着气温攀升,全国各地陆续入夏。艳阳高照,碧空如洗,也让人心生欣喜,雾霾终于远去,能够享受蓝天白云了。

      其实不然,根据监测数据显示,近几日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臭氧。显然,颗粒物和臭氧这对影响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再次上演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

1668265174907523.jpg

2019.05.23 O3小时浓度分布图

臭氧是我国评价空气质量指数的六项指标之一,由于臭氧超标,往往会出现蓝盈盈的“假蓝天”,可以说臭氧是蓝天下的污染。

     下图是华北某城市5月份空气质量情况,截至29日,O3为主要污染物的天数有22天,其中12天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

1668265191425546.jpg

华北某城市5月份空气质量日历

 

在天为佛,在地成魔

臭氧“在天为佛,在地成魔”,它本身并不是“污染”,距离地球表面10千米—50千米的臭氧层是我们的保护伞,阻挡紫外线射向地球,对地球生物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近地面臭氧一旦超标,则会成为无形杀手,危害人体健康。

     作为二次污染物,臭氧的形成原因已经非常明确,即氮氧化物(NOx)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高温和强光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臭氧。越是光照强、温度高,越容易出现臭氧污染,所以晴空万里并不等于空气质量就一定好。

 揪出“隐形杀手”

臭氧浓度的分布因时间、地域、空间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臭氧的探测,不仅需要及时关注地面的浓度变化,更需要探测更大范围内臭氧的空间变化情况,窥得其全貌方能对其产生和消散进行科学研究、有效防治。

     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具有系统稳定性强、时间分辨率高、探测盲区低等优势,能够实时、精确地勾勒出不同高度的臭氧浓度变化特征,揪出“隐形杀手”,为臭氧污染防治提供数据信息和科技支撑,减轻臭氧伤害。

1668265212641094.jpg 

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

 

综合分析垂直观测结果和近地面臭氧监测数据,分析臭氧形成机制,确定臭氧污染来源;

   掌握臭氧污染的变化规律和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污染过程、研究污染特征;

   分析臭氧时空分布信息,为开展光化学烟雾和细粒子生成机理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获取臭氧垂直分布及边界层等大气参数信息,构建预警预报体系。

 

经典应用案例

1668265230901612.png

1668265245584648.png

1668265265926055.png

1668265279850136.png


领域:空气/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