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下饺子”模式——小得盈满之时,纳克微束“双机”批量交付

2023-6-09 11:38

随着生命科学、纳米科学、制造业的大发展,科学仪器的研发生产应用迎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但高端科学仪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软肋。毫不夸张的说,掌握最先进的科学仪器研发制造技术,就意味着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经济交往的优先权、标准制定的决策权,甚至国际关系的主导权。

近日,国产扫描电镜厂商纳克微束成功交付两台中大型显微镜产品FE-1050、Horizon2000,不仅突破该领域“卡脖子”难题,同时也标志着国产高端科学仪器已具备量产能力。纳克微束是上市央企钢研纳克子公司,在成立不足1年之际,已交付多台中大型显微分析仪器。

1686281748607664.jpg

从0到1,纳克微束扫描电镜突破量产难关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利用聚焦很窄的高能电子束来扫描样品, 通过光束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来激发各种物理信息, 对这些信息收集、放大、再成像以达到对物质微观形貌表征的目的。作为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对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探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我国采购的扫描电镜产品中,国产仪器仅占5%-10%的比例,其他均为进口,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捷克等国家,一旦出现断供,将给我国科研工作带来巨大阻碍,扫描电镜国产替代及产业化发展势在必行。面对国内扫描电镜产业链不完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短缺、核心人才匮乏的情况,纳克微束正努力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近期成功向终端用户同时交付2台中大型显微镜设备,从0到1,目前已初步实现规模化量产。

科技创新本身不是目的,落地才是。高端仪器的量产代表着国产扫描电镜研发工作距离世界电镜强国又近了一步,但是在诸多核心器件、工程工艺、基础材料、控制芯片等子领域要想实现国产替代甚至国产超越,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要想实现完全的、深度的自主创新,还需花更多精力在基础的研发上,才能走出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技术路线,这也是当年我们这批人回国报效祖国的梦想。

1686281803882062.png

政策东风+应用驱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提速

仪器行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支持、打破行业惯性、优化产业链、为技术积淀提供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设立多个专项,大力支持国产仪器自主创新,使得国产仪器研发制造有了长足进步。

1686281831171803.jpg

好仪器是用出来的,科研团队、高校、工业企业等是高端科学仪器的终端用户,国产设备想实现产业化发展,首先要把仪器用起来,在使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国产仪器厂商在应用中提升自身的可靠性、稳定性,苦练内功,提升创新能力、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用户在使用中提出建议以及更多定制化要求,在双方良性互动中找到下一步的创新方向。用户愿意信任和愿意使用,是国产仪器登上世界舞台的关键一步。此次纳克微束FE-1050、Horizon2000“双机”同时交付使用,是国产仪器规模化应用的起点,也是仪器研发单位和终端用户联合攻关的重要节点,标志着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化发展更上新台阶。

1686281870552163.jpg

纳克微束是70年历史的上市央企钢研纳克(股票代码300797)子公司,专注于以(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代表产品的综合性显微成像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与探索,打造可以对标主流进口厂商的全品类电镜制造商。目前已实现自主设计率达100%,整机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5%。作为央企子公司,纳克微束正努力打破高端科学仪器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现状,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和央企技术的原创能力,以技术路径与创新路径双轮驱动,助力我国科学与技术硬实力提升。团队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通过十余年成熟的技术积淀及团队创新能力,在设计理念、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等方面超前布局,着力将国产电镜从传统、低端成像工具,发展为世界级综合显微分析“大平台”,实现国产替代乃至国产超越。以振兴我国科学仪器事业,为加强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重大装备制造能力提供强大支撑。


领域: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