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的表面物性质量检测与设计

2023-02-14 18:44

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是用来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其开发与产业化需要化学、生物、精密加工与量测、微电子等技术的强力支撑。生物医用材料植入体内与机体的反应首先发生于植入材料的表面/界面,利用先进表界面表征技术深入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的表面/界面物性,对表面改性技术及表面改性植入器械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次研讨会基于布鲁克纳米表面量测部的技术积累,引用了大量最新的文献和前沿应用案例,以两个主题具体而生动地介绍现阶段生物医用材料表面质量检测与设计开发:

白光干涉法对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的表面表征进展

利用AFM研究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纳米尺度物性及对其功能性影响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期待这次报告能够给生物医用材料的质量检测与设计提供解决问题的灵感和契机,促进国产生物医用生物材料的腾飞。

主题一:白光干涉法对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的表面表征进展

讲座时间:2023年2月22号上午10:00-10:50

主讲人:黄鹤博士,黄鹤博士现任布鲁克公司纳米表面仪器部中国区应用经理。他服务于工艺设备和测量仪器行业近20年,尤其在半导体、数据存储和材料表面工程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是一名材料学博士。黄鹤博士在西安交通大学对减摩耐磨镀层材料如碳膜、氮化钛、钛铝氮等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评定开展研究,在香港理工大学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立方氮化硼(CBN)和类金刚石(DLC)等超硬薄膜开展研究。

摘要:表面形态对于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而言不仅影响其自身功能性,而且在生命体环境下服役全过程中微观表面形态将直接影响其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白光干涉技术作为微区表面非接触式三维测量的有效方法,可以高效率精准定量测量分析出表面粗糙度、面形、特征尺寸等,为理解各种不同工艺制备的表面提供直观有效的研究结果和评价标准。本报告将从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常见类型出发,展示布鲁克白光干涉仪在现已广泛使用的医用器械上的实际案例,探讨学者们利用不同粗糙度参数等分析表面形态对亲疏水、接触角、结合力等性能进行研究的进展。

主题二:利用AFM研究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纳米尺度物性及对其功能性影响

讲座时间:2023年2月22号上午11:00-11:40

主讲人:岳俊培博士 布鲁克纳米表面仪器部应用科学家

岳俊培博士于2016年毕业于德国吉森大学,取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纳米电化学,能源方面的研究。在2022年加入布鲁克纳米表面仪器部前,岳博士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工作。

摘要:生物医学材料与器械的生物功能性(如生物安全性与兼容性,功能细胞的吸附分化生长,降解与失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等。 Bruker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为表面形貌,生理条件下细胞、组织力学及其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表面电荷与电势对功能性影响、生理条件下材料降解等方面研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为新型功能生物医用材料开发提供深入的见解与指导。

讲座时间:2月22号上午10点

微信二维码报名:

扫码关注

布鲁克纳米表面仪器部

服务热线

400-890-5666

BNS.China@bru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