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多组学创新技术培训班

2024-03-26 14:29

多层次、多角度的多组学整合研究思路为精准医学研究提供了从基因型到表型的完整互联的系统生物学信息,让我们可以从整体和微观水平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和观测,从而系统解析和揭示生物分子功能和机制,加速后继研究,深度助力健康未来。在丹纳赫,我们汇集科学、技术和运营的能力,让未来科技对今日生活的影响得以加速实现。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提供的多元化创新技术覆盖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脂质组,并为组学研究所涉及的样本获取、前处理、数据采集及分析等各个环节提供应用方案。我们通过整合旗下各知名品牌的优势技术,提供自动化、高通量且可靠的产品和技术以及多组学研究多维度的解决方案。

✦✦

2024年3月21日,丹纳赫生命科学携旗下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美谷分子仪器和徕卡显微系统举办了多组学创新技术培训班。培训班围绕“分析型超速离心机助力蛋白质的研究、自动化高通量技术在多组学中的应用、智能化高内涵在细胞组学中的应用、徕卡成像平台在多组学中的应用”等主题展开,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和操作演示。本次培训班吸引了四十多位来自于科研院校和临床研究单位的老师们热情参与。

培训开始,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的高级产品专家王聪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分析型超速离心机如何助力蛋白质研究。分析型超速离心技术(Analytical Ultracentrifugation,AUC)是一种诺奖级经典的生物物理学方法,是表征生物大分子水力学性质、均一性与聚集状态、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蛋白-核酸相互作用等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前沿生物制药、生命科学及高分子科学等研究领域,并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抗体偶联药物、溶瘤病毒等相关指导原则中的推荐分析方法,同时它也是FDA关于AAV基因治疗产品、单抗、重组蛋白、多肽、核酸药物等样品分析检测的推荐分析方法。

随后,同样来自于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的自动化应用专家郑晨分享了自动化高通量技术在多组学中的应用,多组学样本前处理系统能够自动化完成质谱样本前处理和NGS文库构建等工作。贝克曼库尔特的Biomek系列自动化工作站和Echo系列纳升级移液系统的高效协同工作可以实现纳升到微升再到毫升级别的高通量移液,在提高移液准确度和重复性的同时将反应体系降低至原来的十分之一,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SAMI整合系统软件能够清晰掌握工作站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自动时序优化保证系统高效运行以及实时获取实验中产生的数据,根据分析数据来指导下一步实验操作,从而实现深度整合。

接下来,美谷分子仪器的应用科学家侯昊丽博士带来了关于智能化高内涵在细胞组学中的应用的分享。高内涵成像分析 (High Content Screening, HCS) 是一种高通量成像技术, 可在保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测被筛样品对细胞形态、生长、分化、迁移、凋亡、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等多个环节的影响,从单一实验中获取大量相关的信息,确定检测样品的生物活性和潜在毒性。其具备以下特点:以活细胞为模型,实时、动态观测;多通道、多靶点、高通量筛选;准确可靠。

最后,徕卡显微系统的易海英女士为大家介绍了徕卡成像平台在多组学中的应用。多组学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整合研究思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从基因型到表型的完整互联的系统生物学信息。空间组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能够在空间维度上理解生物过程的突破口。徕卡显微系统提供显微成像产品以及配套分析软件,从THUNDER多色荧光成像技术到超高分辨率共聚焦STELLARIS多色荧光成像,再到Cell DIVE超多色循环染色成像分析技术,从Aivia人工智能软件精准识别细胞到LMD激光显微切割的精确分割,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客户提供完整的空间组织多标和多组学技术方案,助力精准医学研究。

理论培训结束后,丹纳赫生命科学技术应用团队的科学家们演示了贝克曼库尔特的Optima AUC分析型超速离心机、Biomek i5自动化工作站、Echo650超声波液体处理系统、徕卡的MICA多模态显微成像中枢和STELLARIS STED共聚焦显微镜的实际操作和使用。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图片

通过本次理论结合仪器实际操作演示的线下综合性培训,每一位到场老师都收获满满。我们携手用户构建方案,共同解决科研探索道路上的复杂挑战,将科学的力量变为现实。丹纳赫生命科学应用在科学和运营领域的所长,帮助科学家们深入理解疾病原理和机制,从而助力他们研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开发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加速突破创新,实现人类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