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 AI 携手 VR 解析线粒体网络

2023-4-21 18:28

1682072607161377.jpg

线粒体的结构和特性一直是科研工作中的热点,随着科技与设备的不断更新,我们对线粒体的了解也日益增多。这一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空军军医大学的李淑娇老师来分享他们的研究课题及发现。

“科研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但科研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科研趣事,本期我们将向大家分享我们团队探索神经细胞中线粒体结构的过程。”

“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的神经系统内线粒体形态功能研究,同时我们团队前期发现在肝性脑病及神经病理性痛状态下,小鼠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功能发生显著的改变,以上线粒体形态结果皆依赖于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然而,电镜拍摄视野局限,只能观察到局部小范围线粒体形态结构,同时电镜结果分析依赖于Matlab,ImagePlus Pro 以及 ImageJ等软件。鉴于神经元线粒体网络结构过于复杂, ImageJ等软件采用的传统阈值分割方法不能准确分割目标边界。基于光镜技术的3D重塑虽然能使线粒体网络结构实现可视化,但其内部视野重叠,造成无法准确提取线粒体网络结构的形态特征并进行量化分析。但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为解决以上难题提供了可能。”

1682072644860040.png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AI和VR的线粒体可视化技术,用以捕捉和分析神经元线粒体网络。”

直播时间

2023年04月24日(星期一)14:30-15:30

观看方式

1682072823130821.jpg

长按识别二维码

预约报名

讲者介绍

1682072823782191.jpg

李淑娇

硕士研究生在读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王亚云教授课题组成员之一。主要从事线粒体动力学变化参与神经可塑性机制研究。线粒体是一种动态细胞器,其形态功能变化与神经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目前,与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AI和VR的线粒体可视化技术,为解决神经元线粒体网络可视化和量化的难题提供可能。此外,与团队提出靶向调控线粒体镇痛策略,阐明了上调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的镇痛机制。

1682072824867277.jpg

南希

徕卡生命科学客户成功管理专家

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具有十余年显微数据分析及市场经验,为亚太地区科研用户提供图像分析解决方案。2021年加入Leica,负责Aivia AI图像分析软件的产品管理、市场推广及技术支持。

了解更多:徕卡显微


领域:生物成像

标签:Ai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