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滴血可测出癌症驱动基因

2015.9.06
头像

吉庆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癌症为何可以轻易打倒我们?我们又该如何反击?科学界和医学界一直在努力探索。昨天,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南京肿瘤临床与转化医学论坛暨金陵肿瘤学高峰论坛”在宁召开。参会专家认为,现代癌症高发,除了老龄化的实际问题,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着很大关系。据悉,二代基因测序为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为啥癌症越来越多?

  青少年时期不锻炼,更容易患癌

  癌症已经不是什么少见病,围绕着我们。为啥越来越多的人和癌症结缘?昨天,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束永前教授告诉记者,其实,随着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也在加大。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只有50多岁,而现在,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0岁左右。而70岁以后,癌症达到峰值。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人癌症也越来越多。除了整体环境外,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也值得反思:缺乏运动、熬夜、心态不平和。自然杂志曾经刊登一个欧美国家的调查,他们对11岁—13岁青年期进行系统体能锻炼人群和非锻炼人群癌症患病率对比,体能锻炼人群的癌症发病率远远低于非体能锻炼的人群。另外,现在年轻人习惯太差,竞争压力大,常常会“郁闷”、会觉得“不公平”,长此以往,不仅没有升官发财,反而搞坏了身体。“其实,完全有家族遗传史的比例仅占癌症发生原因中的10%左右。”束永前教授说,预防癌症,生活习惯和心态才是更重要的。

  基因测序带来怎样利好?

  找到驱动基因,可以异病同药

  在昨天的大会上,与会专家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二代基因测序。也就是说,抽5毫升的血,就可以找到癌症的驱动基因,在10多个工作日后,就可以揪出“凶手”。这样,患者就可以找到精准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束永前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患者已经70多岁了,17年前患上了卵巢癌,当时,她希望可以看到儿子结婚。术后半年,她的卵巢癌转移,已经非常严重,如果不治疗,生命就剩下几个月的时间。找到了束永前教授,以当时的医疗技术,最多活个两三年。随着治疗技术的更新,她活过了一个又一个两三年。如今,她也用上了基因测序,精准化治疗。

  “打个比方,有一个人患上了肠癌晚期,那我们为其进行基因测序,如果发现它的驱动基因,和某类型的肺癌驱动基因是一致的,那么,就可以用上肺癌靶向药易瑞沙等。”束永前教授说,也就是说,肠癌可以用肺癌的靶向药。同理,胃癌可以用乳腺癌的靶向药。不过,现在进入我国的靶向药只有100多种,而在国外却有200—300种。治疗的效果比传统的治疗手段要好很多。

  精准化治疗会成为主流?

  是的,但对医生的要求也更高

  不可否认,医生之间的技术是有差异的。患上一种癌症,有的医生会让你不停地试药,但其实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适合你。肿瘤专家、工程院院士王红阳说,癌症在我国增长的速度很快,预防和治疗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到如今,一种方法治疗已经不科学,也不可取。

  基因测序给精准化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但是,这对医生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生不仅仅要了解这个病,还要了解这个病人,这个病人的生活方式,然后进行分型,才能得出最好的处方,而一些药物也不可以乱用,乱用对患者本身就是一种损伤。比如肝癌,对放疗不敏感,而此时,需要判断,这位患者的肝癌是什么引起的,比如在中国,相当一部分肝癌是乙肝引起的,那么,在治疗的时候,就需要加上抗病毒治疗。

  不过,现在二代基因测序的价格不菲,测一次需要1.6万左右,目前还未纳入医保,对于普通人群难以接受。束永前教授说,随着科学的发展,未来两三年,可能会降价。而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在酝酿,以后使用靶向药物前必须要基因检测。

  预防癌症,我们应该如何做

  每天走路1小时:美国哈佛大学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几率。运动后出汗,还可使体内的铅、锶等致癌物质随汗水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每天晒15分钟太阳: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身体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能起到防癌作用。

  每天睡够7小时:当你睡觉时,不少免疫力因子会在此时产生,睡好了,免疫力就增强了。午睡,打个小盹,也能增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

  癌细胞还可以通过“外在的分泌”和“心理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分泌”,改变和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这里说的“分泌”,是指过度压力、过激情绪等引起的对机体有伤害的激素分泌。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分泌”,否则就是助纣为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