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治疗焦虑要驱动两个“轮子”

2016.11.04

20161132142127880.jpg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都市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在重重的压力下,焦虑成为都市人的一种常见的状态,失眠、易怒、缺乏耐心、注意力不集中。

一部分患者通过自我调节,症状能够得以缓解。但有些患者焦虑症状比较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工作与生活,只能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门诊咨询,但他们之中一少部分患者,却因为担心安定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依赖性而拒绝吃药。同时,还有一些患者,因偏信社会上非正规心理机构宣扬五花八门的心理疗法,而放弃原本的药物治疗。

那么,患有焦虑症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呢?湖北黄冈中心医院主任药师王树平表示,目前临床上对抗焦虑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但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但从目前抗焦虑治疗广告宣传来看,却存在两种对立的声音: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师对药物治疗持排斥态度,而精神科医生则过于偏重于药物治疗,忽视了病人的心理。

其实,焦虑症是一种具有生物心理病因学基础的疾病。应该在重视选择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要辅助进行心理与行为治疗,这样才能构成总体治疗方案的两个轮子,才能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王树平坦言,近年来,新型抗焦虑药物如雨后春笋般地推出,药品的市场营销也呈现出花样繁多的热烈场景。

以前,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推销抗焦虑药只对医生,现在则直接以广告的形式提供给患者,极尽夸张之词,选择性地发表一些无法验证的实验数据,使用一些模糊概念,只讲疗效,不讲副作用,悄然把药品标榜为特效。

“实际上,治疗一种疾病的药物宣传广告越多,越说明这种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同理,一种药品宣传的适应症或功效越多,越说明这种药不是特效药。王树平说,焦虑症的形成涉及诸多因素,单纯作用于某一种因素,是不符合疾病整体治疗的原则的。

科学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