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谁该为独流镇假调理产业负责?

2017.1.17
头像

小编

  在天津独流镇一个多月的探访调查发现,多数假货以物流配送方式发往全国,收货地址包括北京、上海、安徽、江西、黑龙江、新疆、福建、山东、四川等地。每天的发货量多达数千件。为了避免倒查源头,造假者发货方式十分隐蔽,甚至完全不留任何发货人信息。当地多个业内人士称,整个独流镇则至少存在四五十家“造假窝点”。(1月16日《新京报》)

   整个独流镇至少存在四五十家“造假窝点”,每天有数千件假货发往全国各地。而这些假货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假冒服装等,而是工业盐勾兑的酱油,瓜子厂下脚料做成的十三香等等。这些调味品被使用在菜肴中后,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这些制假窝点,早已成了产业链,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是谁把这些制假窝点养大,谁该为独流镇假调理产业负责?

   一个小镇有四五十家“造假窝点”,涉及面广,而且频频作案,就是再隐蔽,也不可能一点风声也没有,记者能发现的,难道专业的执法机关却真的发现不了吗?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发现或者给予取缔,说明有关部门根本没有履行相应的职责。实际上,对于这个镇制假窝点,新闻媒体曾经对此曝光过多次,每次曝光后当地工商、公安等部门都会采取打假行动,但都是虚晃一枪,最多是抓一阵放一阵,等风声过了,就根本不管了。这样,就让这些制假者摸到了规律,等打假行动举行时,就躲藏起来,行动一结束,就在暗中活跃起来。

   这些窝点被“养”大是相关部门“懒作为”“慢作为”或者是“不作为”造成的,实际上,有关部门要查出这些窝点并不难,只要跟踪一下“快递小哥”,跟踪一下运送货物的车辆就行了。而有关部门之所以不主动去查,是因为这些制假窝点涉及工商、公安、食药监等多个部门,正是很多部门都能管,结果搞得谁也不去管,从而让这些制假窝点胆量越来越大,越做越大。

   整个独流镇至少存在四五十家“造假窝点”,离不开当地监管的失守。这是在公然挑战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游戏政府的行政管理法规、愚弄政府各级行业管理机构、玷污和亵渎政府职能部门神圣的执法尊严。当地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对其进行监督、稽查,只时等到媒体曝光后才去装装样子去查,这说明有关部门在玩忽职守,是失信于民的渎职犯罪行为。因此,在对涉案制假窝点进行查处时,也应该对有关履职不到位进行追责。另外,要完善食品安全机制,堵住各种漏洞,使不法分子没有空子可钻。

四川在线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