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河北农业大学最新文章利用SNP芯片获棉花遗传育种新进展

2017.3.20
头像

小编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河北农业大学马峙英教授棉花遗传育种课题组题为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discovered genetic variation and candidate genes of fibre quality traits in Gossypium hirsutum L.的研究论文,文章进一步揭示了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分子基础。

  纤维品质的遗传改良一直是陆地棉的主要育种目标,但要做到品质性状的精准选择却比较困难。因此,深化对表型变异分子遗传基础的理解和发掘相关基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马峙英教授研究团队在这一领域率先利用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采用全基因关联分析(GWAS)和转录组测序等前沿技术,在多年多点环境条件下对719份国内外陆地棉品种进行了表型鉴定和GWAS分析,检测到46个SNP位点与纤维长度、强度、细度等5个纤维品质主要性状显著关联。这些显著的SNP位点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主要涉及多糖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和蛋白质转移等方面的612个相关候选基因。在At07和Dt11染色体上存在着较多的纤维品质SNP位点和基因,发现了两个与纤维长度和强度相关联的单倍型。

  此外,将GWAS和转录组分析结合,进一步鉴定了163个和120个分别与纤维长度和强度有关的基因,从中筛选到若干尚未报道过的新基因以及19个极具研究价值的候选基因。

  这些结果对纤维品质遗传基础解析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改良陆地棉纤维品质提供了候选SNP标记和基因资源。

  作者简介:

  马峙英,男,汉族,1958年生,新乐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高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学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棉花育种首席专家、“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及领军人才。担任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等。30多年来始终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致力于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棉花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作为农学专家,还组织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项目区工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201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育成棉花新品种11个;发明ZL9项;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 Genet、Nat Biotechnol、Nucl Acids Res、Plant J、Genome、Plant Breed、Plant Cell Rep、PCTOC、Euphytica、BMC Genetics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SCI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8部;已累计培养研究生100余名。

生物通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