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大亚湾初步建成海洋减灾体系 石化工业园区精细化预报

2017.12.06
头像

18911256919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今年夏天,当台风“苗柏”挟风携雨向惠州大亚湾席卷而来,当晚11时,两名按计划撤离后又私自重返渔排的大亚湾渔民遇险受困。

  接到报警求救后,大亚湾国家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立即对鱼排所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利用台风登陆深圳的间隙,迅速到达渔民遇险位置,并于次日1:30将两名涉险渔民转移到安全地域。

  面对危急的时刻,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与强大的灾害防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精准、高效的海洋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是海洋大省,同时也是海洋灾害多发的地区,去年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6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因此,全省唯一的大亚湾国家级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应运而生。

  去年年底,大亚湾国家级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正式建成,希望能够为省内沿海地区做好海洋减灾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进一步加快了广东海洋减灾业务体系建设步伐。

  今年台风扎堆而来,对示范区建设成果的进行实战化检验。在这期间,“苗柏”“洛克”“天鸽”“帕卡”“玛娃”等5个台风轮番上阵,示范区综合指挥平台各系统高效运行,及时发布信息。如“天鸽”与天文大潮叠加,引发了超红色警戒潮位的风暴潮,于是该示范区每20分钟发布一次潮位变化情况,并对未来30分钟的增水情况进行预测。由于提前预警得当,“天鸽”期间,惠州市大亚湾区无人员伤亡,也没有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大亚湾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成为守护人民的坚实“护翼”。

  作为国家海洋局首批四个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之一,为何选址惠州?一个重要原因是,大亚湾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核电堆群,集聚着中海油、中海壳牌等众多大型企业,正在打造世界级的临海石化产业基地。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对海洋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旦发生赤潮、核泄漏事故或石油、化工设施遭受海啸破坏,将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保障大亚湾石化基地的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为此,该示范区建设重点针对大亚湾石化工业园区进行日常化精细化的预报系统建设。该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能对预报产品和即时监测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分析、归类,包括海面风、海浪、风暴潮、潮汐、海温、海啸预报要素的产品制作和发布模块,可生成可视化图形。

  据介绍,大亚湾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投入资金2980万元,初步建成了集“海洋观测、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灾害监控、风险评估、减灾避灾、应急指挥”为一体海洋减灾体系。为了做好风险防范和灾害预防治理工作,先后编制了一系列应急预案,如《惠州大亚湾区海洋渔业防御热带气旋应急预案》《惠州大亚湾区三防应急预案》《惠州大亚湾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惠州大亚湾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海洋环境状况,还布设了一批先进的观测预报设施。目前,区内已完成2个高频地波雷达建设,投放了小型波浪浮标和水质监测浮标,设置了验潮井,有效观测潮位、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水温、盐度等多项指标。在全省率先建成重点用海项目动态监视监测系统,最大限度降低了用海项目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应急救援专业队,大幅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打造了一个信息网络,开发了海洋灾情信息员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区108名海洋灾情信息员网络化管理和预警信息的实时发布;将渔船管理系统、渔排识别系统、海域动态监控系统和遍布全区海域的26个海洋环境监测点与防灾减灾预报体系进行了技术融合,实现了对大亚湾海域的科学集约式管理。

  在户外,建立了海洋预报信息电子显示屏,将发布实时以及未来24小时至72小时海面风、海浪、风暴潮、潮汐、海温等预警预报信息。在此基础上,划定海洋灾害避险场所和全区5条撤离路线,建设了8个海洋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共约7万人应急避灾,完善了海洋灾害防御和应急响应机制。

金羊网(广州)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