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寒武纪化石揭示节肢动物早期取食模式

2018.2.06
头像

小编

  来自云南大学的消息,该校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教授、杨杰副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首次发现了节肢动物系统演化中基节发生实质性变革的最早化石记录。

  自寒武纪大爆发以来,节肢动物始终是化石和现生动物群的“强势”群体。因拥有能广泛适应不同生境的外骨骼,敏锐的视觉神经系统,灵活分节的躯干与附肢以及特化构建的口器,这个类群得以遍布全球。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节肢动物早期取食模式、口器形成等的认知仍很匮乏。

  上世纪80年代首次在云南发现寒武系第三阶含软体附肢的抚仙湖虫类,在早期节肢动物辐射分异和系统演化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然而由于化石保存的局限,研究人员对抚仙湖虫头部及附肢组构尚未全面了解,如在缺失附肢基部细节的情况下,其双支型腿肢被片面地臆断为形态结构基本雷同、不曾特化的原始类型,代表了由叶足类祖先类群向干群真节肢类群宏观演化的中间环节。

  最新的研究依据抚仙湖虫类罕见的腹面附肢细节,首次提供了已知最古老原节特化的直接证据,否定了长期以来的认知。研究表明,抚仙湖虫类附肢基节已特化,如同一些地质时代更晚的化石以及现生节肢动物类群。其头部附肢发育有分异的颚基原节,带刺的基节构成腹面中轴食物沟,连同口板组成了一个原始的取食口器。

  此项发现揭示了真节肢动物干群类群形态变异、颚基原节的深时起源,为探索节肢动物早期分异与演化作出突破性贡献。研究成果以“中国寒武纪早期抚仙湖虫类揭示真节肢动物颚基原节的起源”为题,最新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科技日报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