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东北地理所等在线虫与植物早期互作研究中取得进展

2018.5.21
头像

chloe

随遇而安

  在线虫与植物早期互作过程中,植物寄生线虫通过化学感受作用识别寄主植物的化学信号,揭示线虫感知寄主释放化学信号的分子机制有助于理解植物线虫识别寄主的行为特征,为进一步从线虫生活史的特殊阶段挖掘新的防治技术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有害生物控制学科组利用模拟土壤三维透明的Pluronic胶系统,开展了大豆孢囊线虫(SCN)和根结线虫(RKN)对植物根的趋化性研究。两种线虫对三种不同寄主特性的植物(大豆、辣椒和万寿菊)的三种组织材料(植物活体根尖、根的提取液及根的渗出液)趋化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的活体根尖能够吸引广寄主的根结线虫,而只有大豆吸引窄寄主范围的大豆孢囊线虫,这说明了线虫对寄主的特异性识别;然而根的提取物和渗出物确对大豆孢囊线虫有很强的吸引能力,但对根结线虫是排斥的,说明植物根提取物和渗出物的组分和活体根相比已经改变。该发现颠覆了长期以来线虫学家们认为线虫对根的渗出物或者提取物和活体根尖趋性应该表现出一致性的观点,因此在比较植物对线虫的吸引效果时应该考虑所利用的植物组织材料。进一步利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柱分离根系分泌物,通过检测对线虫的反应发现极性小的组分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很强的吸引作用,但对根结线虫具有很强的排斥作用,并且线虫对根渗出物和根提取物分离组分的趋性也有差异,这些组分为进一步挖掘天然的化学杀虫剂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 Disease上。该研究由东北地理所研究员王从丽和美国农业部研究员Edward Masler合作完成。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中国科学院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