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原子力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好在哪里

2018.7.31
头像

JMCA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电子显微镜虽然神通广大,却也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一个大的问题是,空气中的分子会和电子作用,使得它们不能到达我们需要观察的样品。正因为如此,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时,样品必须放置于高真空环境。这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成本,因为一个好的真空系统往往造价不菲。同时,真空环境也使得我们无法准确观察某些样品。例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某个物体表面的水滴显然是不可能的—真空环境下水早变成蒸汽跑掉了。


另一个大的问题是,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时往往需要对样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例如用于观察表面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要求样品表面必须导电,对于不导电的样品如塑料、陶瓷或者生物样品,表面必须事先覆盖上一层金属。这样的处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可能遮掩住样品的一些结构甚至破坏样品,使得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偏离了真实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又开发了一种更简便快捷地观察微观世界的工具——原子力显微镜。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