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浅谈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

2018.8.12
头像

韩金龙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使临床检验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不仅能检测更多的实验参数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在计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计数血小板时影响因素比较多,现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和假性升高的原因及质量控制总结如下: 
   
  1 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因素 
   
  1.1 地线和电源:血细胞分析仪要求良好的接地效果,如果地线未接或接地不良,均可形成静电脉冲信号而影响血小板计数,其主要表现在血小板直方图的起点偏左,并形成小峰,这种情况一定要排除地线和电源的因素,再寻找其他原因。 
  1.2 试剂质量原因:血细胞分析仪在做血常规分析时,由于稀释液或溶血素过滤不严或被污染导致本底偏高时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增多,故在每天开机做本底检测时发现本底偏高,应进行清洗使本底降至规定范围。 
  1.3 标本溶血:溶血对红细胞和血小板影响最大,因为红细胞破坏,其计数值减少,而破坏的红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分析仪将其识别为血小板,使血小板升高,故血细胞分析前应避免溶血。 
  1.4 小细胞对血小板计数影响:赵勇等[1]报道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其结果易受红细胞体积的影响,小细胞数量越多,红细胞体积越大,影响越大,即血小板直方图降波向右延伸范围越大,这与血小板间接计数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学及其量的改变一致。避免方法是注意观察红细胞直方图的起点及血小板降波是否达到基底,否则,应及时做血涂片观察或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 
  1.5 药物影响:有些药物可以影响血小板的计数。钱敏等[2]报道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影响血小板计数,认为脂肪乳剂中的脂肪乳颗粒直径和患者血小板相近,导致输入脂肪乳的患者血小板会假性增高,并建议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如需检测血小板最好在5~6h以后,如出现血小板过高时应随时和临床联系,最后经血片观察方可报出结果。 
  1.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有很大差异,仪器法计数明显高于手工法,这是由于病人血管内溶血产生的红细胞碎片对仪器法计数血小板所造成的正向干扰引起的。血小板直方图显示血小板低鉴别线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P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超过正常值。DIC患者早期即有血管内溶血发生,而DIC诊断的重要指标是血小板计数,所以对临床怀疑DIC病人的血液标本应做手工法计数血小板,以免漏诊而延误治疗。 
  1.7 标本放置时间:血小板是体积较小的血细胞,易于黏附聚集和破坏,王新花等[3]认为标本放置时间越长,破坏越多;同时红细胞也不例外,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误将红细胞碎片以为是血小板而计入,造成测定结果假性增高,即时测定和1h测定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建议取标本后一定要在30 min内测定。 
   
  2 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因素 
   
  2.1 采血方面:采血是否顺利是造成血小板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静脉经过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充血时,因组织损伤后组织凝血因子易混入血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使血小板测定值偏底,这种标本必须重新采血后测定。 
  2.2 抗凝剂方面:因血细胞分析所用的抗凝管内是定量EDTA-K2水溶液,抽血量不准则破坏了血与抗凝剂的比例,抽血太少,水溶液稀释了血液致使全血细胞减少,因此血小板减少。如果抽血太多,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小凝集,致使血小板聚集而数量减少,故应按规定量抽血。另一方面采血后没有及时摇匀抗凝管,或同一患者所做项目较多,同时采多管血致使抗凝管没有及时充分摇匀,而出现凝块。较大凝块能发现,而较小凝块则不易发现,血细胞分析仪吸入的是血浆较多的血液,因此,血细胞全系减少,血小板也相应减少,相关参数也随之改变。故在采血后应立即充分混匀抗凝管,用草酸盐抗凝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并影响白细胞形态,不适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肝素会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加上肝素抗凝血如不及时使用,放置过久,仍可发生凝固,因此,肝素不能用于血细胞分析,肝素和草酸盐抗凝血的计数结果使血小板降低。 
  2.3 标本储存温度:血小板标本应室温保存,低温(4℃)保存血小板标本,低温可激活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冷凝集,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降低。 
  2.4 大血小板标本的影响:由于血小板的特点易于黏附,聚集,各种病理因素如肾脏移植,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血小板体积偏大或增加血小板的聚集速度,血细胞分析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区别颗粒的性质,血小板与红细胞计数在同一通道进行,致使这些体积偏大的血小板误认为小细胞而不被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5 低血小板标本的测定:血细胞计数仪在某些特殊标本的处理上还存在部分缺陷,尤其是在低血小板标本计数时与手工有较大差异,随着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仪器法和手工法差异逐渐增大,当血小板在20×109/L左右,仪器的准确度较差,血小板极低的样品(低于20×109/L)时仪器计数结果更不可靠,尽管仪器没有提示存在干扰血小板计数的因素,也应该以手工计数的结果为准。 
  2.6 输血的影响:大量输入血液制品时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这种情况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一般在4~6 d后恢复正常;某些患者在输血后1周左右,突然发生全身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患者对外源性血小板抗原产生同种免疫,再次输入相应的血小板后产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输入的血小板受到破坏,也使患者自身血小板破坏,结果计数明显降低。 
  2.7 药物的影响: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地高辛、双氢克尿塞和甲基多巴青霉素等,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这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这种药源性血小板减少常在停药后15~20 d恢复正常。 
  2.8 其他因素影响:有文献报道,高脂血症可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高镁血症、胆红素血症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少。 
  临床上长用硫酸镁(MgSO4)来预防和控制产前子癜,因治疗的有效血镁浓度为1.0~3.0 mmol/L,故在MgSO4输液治疗过程中,血镁常超过引起仪器法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的浓度(2.84 mmol/L)。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此时应采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 
   
  3 加强血小板计数的质量控制 
   
  血小板计数的质量控制原则通过分析血小板影响因素,避免血小板的激活和破坏,避免杂物污染,应该注意整个实验的前、中、后各个环节的问题。要想获得可靠的结果,必须抓住几个方面。(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仪器的鉴定校正,标本的采集以及质控物等,笔者认为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多数情况是源于不合格的样本,临床提供合格的样本是整个检验过程中一个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认真对待,检验人员应经常与临床人员沟通,使临床人员了解检验对样本的要求,例如:①分析前的标本采集,抽血要畅,抗凝剂与血的比例要准,注入硅管内的血要反复颠倒混匀,以防凝集。②尽量统一采血姿势。③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 min。④取血应该在做其他检查和治疗之前进行。⑤输液时需要做血常规应于输液对侧静脉取血。通过检验与临床两方面的积极配合,从而达到血标本采集的规范化,才能获得科学可靠的检验结果。(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要求检验人员严格规范技术操作,观察仪器运转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工作状态,注意工作环境的干扰,注意病理因素对血液分析仪使用的影响,做好每天的室内控制,既能检测仪器的准确度,又能检测其精密度,确保检验准确性。(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要求检验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发出报告前应有一个复核制度,尤其强调显微镜检查,认真审查结果并根据临床诊断、直方图的变化和各项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复检、镜检,确保无误后方能发出检验报告。为了保证血小板计数的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①白血病、MDS、再障、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低的病人,血小板数必须经过显微镜计数后才能报告。②非血液病的标本,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数目减低时,应要求临床重新取血进行复查后报告。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