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乳腺癌精准治疗:多基因检测风起云涌后能否平稳落地?

2018.11.08
头像

184****5725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乳腺癌这种疾病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那么平时的时候出现乳腺癌这种疾病的话,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够保证我们女性朋友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呢?对于这种世界性的疾病,我们应该如何治疗才能够最重要的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们知道,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即便是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相同的患者,其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也不尽相同。加上不同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分化程度等不同,治疗决策和复发风险评估更不能同一而论。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预后因素主要有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年龄,预测因素主要有ER/PR、HER2和Ki-67。通过这7项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以评估出肿瘤的预后和复发风险。但必须承认,传统临床病理指标也存在不够标准化、不能准确评估患者个体化复发风险等缺点。如何权衡治疗不足与治疗过度,也是困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难题。

  随着医学的进步,抗HER2治疗的出现开启了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时代,推动乳腺癌精准治疗由临床病理检测走向分子检测。随后,基因表达图谱的问世更是全方位揭示了乳腺癌肿瘤异质性的生物学行为,也就是近年来名声大振的多基因检测。

  目前相对成熟的多基因检测技术主要有以Oncotype DX为代表的RT-PCR技术和以MammaPrint为代表的cDNA阵列。

  采用RT-PCR方法,提取ER阳性、HER2阴性、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的RNA,检测21个基因的表达情况(包括16个肿瘤相关基因和5个内参基因),并计算出复发风险(RS)数值。

  MammaPrint(70基因检测)则是2002年由荷兰癌症研究院开发的,用于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 (后扩展到1~3枚淋巴结阳性)术后预后的一种多基因检测系统。其运用患者新鲜冰冻组织的RNA,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从25000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出与预后最相关的70个基因,组成MammaPrint检测系统。

  多基因检测的目的和价值:预测预后而非豁免化疗

  那么多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治疗决策取得了哪些研究进展呢?

  1. TAILORx研究:21基因检测进一步推动精准治疗

  首先就要谈到TAILORx研究,毋庸置疑,今年ASCO公布的TAILORx研究将21基因检测推上了“人生巅峰”。

  图1 TAILORx研究设计方案

  TAILORx研究共纳入10273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进入低危(RS 0-10)、中危(RS 11-25)和高危组(RS 26-100)。

  跟踪9年数据表明,RS评分在11-25分的中危患者,内分泌治疗不劣于内分泌联合化疗;RS评分较低(RS 0-10)者,远期复发风险较低,可以仅采用内分泌治疗;如果RS评分较高(≥26),则远期复发风险显著升高,需采取化疗联合内分泌。

  该结果一经公布,迅速引起国内乳腺癌专家广泛关注,一时间,“70%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豁免化疗”的舆论甚嚣尘上。当所有的观点都一边倒时,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这其中是否掺杂了不理智成分。

  再次回到这项研究,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对于年龄≤50岁的患者,RS评分在16-25分之间,仍然能从化疗中获益。而我国乳腺癌整体发病年龄比西方国家提前了近十年,按照50岁的界限来看,我国仍将有大量早期乳腺癌患者不能避免化疗。

  事实上,多基因检测的目的和价值始终在于预测疗效和预后,而非豁免化疗,这也是我们广大临床工作者首先需要摆正的观念。不可否认的是,化疗在乳腺癌精准治疗中仍然承担着许多重任。

  2. MINDACT研究:临床低危而基因高危的N0小肿瘤或可从辅助化疗中获益

  图2 MINDACT研究设计

  MINDACT研究则结合传统临床预后指标和70基因预测模型,主要观察两者风险评估不一致时随机接受辅助化疗的治疗结果。

  该研究纳入欧洲112家研究中心的6693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T1、T2或可手术的T3期),采用MammaPrint多基因检测和传统临床病理检测分别评估复发的基因风险和临床风险,中位随访5年。

  研究结果显示,临床高危而基因低危的患者,接受化疗的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无疾病生存(DFS)率及总生存(OS)率与未接受化疗者的绝对差异分别为1.5%、2.8%和1.4%。

  临床低危而基因高危的患者,接受化疗整体未见明显的生存获益。但值得注意的是,MINDACT的亚组分析显示,对于T1a-b肿瘤,基因检测低危和高危的患者DMFS和DFS的确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是临床低危而基因高危的T1a-bN0小肿瘤患者,接受辅助化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DMFS、DFS和OS。

  我国多基因检测道阻且长,不可盲目照搬

  1. 多基因检测蓬勃兴起,但尚处于探索期

  尽管多基因检测的相关临床研究已经进入我们视野,甚至有望在辅助治疗决策中占据一席之地。但目前整体看来,多基因检测技术仍然处在投石问路的阶段。

  图3 乳腺癌常见多基因检测技术及适用人群

  上图中列举了目前乳腺癌常见的一些多基因检测技术及适用人群。可以看到,除了21基因检测可以明确预测淋巴结阴性患者复发风险之外,其余多基因检测预测功能均显示尚未证实。并且在认可度上,也仅有21基因检测获得了ASCO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推荐。

  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多基因检测技术尽管蓬勃兴起,遍地开花,但似乎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

  2. 多基因检测落地美国:精准治疗新起点

  不过,基于TAILORx研究结果和美国21基因检测的成熟度,2018年正式启用的AJCC第八版中还是新增了预后分析和多基因检测:

  21基因复发评分:对HR+/HER2-、LN阴性患者,若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11,无论肿瘤大小,其预测类别都归为T1a-T1b N0 M0,按AJCC预测分期归为Ⅰ期。(Ⅰ级证据)

  多基因检测(MammaPrint、EndoPredict、PAM50、Breast Cancer Index):对HR+/HER2-、LN阴性患者,若这几种基因检测评价为低风险,无论肿瘤大小,其预测类别都归为T1a-T1b N0 M0。(Ⅱ级证据)

  此外,2018年第二版NCCN指南也于10月5日再次更新推荐:

  pT1-3N0的N-,HR+,HER2-的乳腺导管、小叶、混合、间变癌,如肿瘤大小0.5cm的患者强烈考虑行Oncotype DX:

  RS评分<26:内分泌治疗

  RS评分26-30:辅助化疗序贯内分泌治疗

  RS评分≥31:内分泌治疗+辅助化疗

  如果是未做Oncotype DX检测的患者,仍然推荐辅助化疗序贯内分泌治疗

  3. 多基因检测决定临床治疗决策,优劣参半

  不可否认,AJCC和NCCN指南对多基因检测的推荐增加了临床医生对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决策的信心,它的确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比如:

  在N0患者中,MINDACT研究显示,高临床风险但70基因检测低风险的患者提受化疗降低1.5%的5年远处复发率。

  在N0患者中,TAILORx研究显示,对于评分低于26分的患者,化疗无显著受益,而对于评分高于26分的患者,应接受化疗。

  这些多基因检测的研究为患者选择更加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开启了新的纪元。

  但同时,多基因检测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需要在未来进一步阐明和解决:

  在现阶段,仍不能明确数十乃至数百个基因的定量检测水平能较传统的组织学预后因子提供更多的信息。

  在HER2阳性患者中,Oncotype Dx存在较高假阴性率。

  Oncotype Dx和MammaPrint在新辅助治疗中仍然需要等待更多的前瞻性数据。

  4. 多基因检测本土落地:有潜力,更多的是阻碍

  既然多基因检测AJCC和NCCN指南都已经推荐了,我们是否可以照搬呢?

  非常遗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基因检测技术尚不够成熟,多基因检测标准化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准确性还有待考量,总体上多基因检测在中国尚不可及。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与西方国家乳腺癌发病类型比例和中位发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符合TAILORx研究可免除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我国大概不到30%,并非70%。

  如果我们的身体当中出现了乳腺癌这种疾病的话,我们应该及时有效的改善才是最好的,否则的话也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健康的,平时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有效的改善乳腺癌,对于我们女性朋友们的身体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否则的话也会危及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成长,危害着我们的生命的安全。

寻医问药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