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真空吸种置床仪设计思路

2019.1.0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真空吸种置床仪是 种子发芽试验中的常用设备。过去的试验,人们需要先数出一定数量的种子,然后再将种子一颗一颗的放上培养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在应用了真空吸种 置床仪后,就能够将数种、吸种和置床工作合并,一气呵成!很多人好奇这么好的设备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揭秘一下吧!
      
一、真空吸种置床仪的吸种部件结构的设计方案思路
      由于每个置种装置设有两排针头,理论上针头最好在同一水平线上,为了保证固定针头的集气管平直,不采取在集气圆管上焊接加工,所以固定方式采用夹紧机构较 为合适,同时集气管采用圆管夹紧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针头角度;另外,为了便于放种的准确,放种时针头应垂直向下,双排针头的布局,由于空间受限 制,其中有一排的针头应制成弯曲针头。
     
二、运动机构的设计思路
      真空吸种置床仪的运动机构的核心是吸种针头的运动轨迹的选择;针头运动轨迹不许与振动种盘边缘干涉,同时针头又要到达种盘底部,为了提高生产率,轨迹行程 还要尽量短以缩短时间;其次应考虑针头运行要平稳,防止种子在运动过程掉落,再者应考虑针头起始(吸种)与终止(放种)位置要准确,并可调节、控制。
     
真空吸种置床仪的运动机构的设计方案应具备以下技术特点:
      ①
动力源采用清洁、快速的气缸较为合适;
      ②
产生运动轨迹的机构,四连杆机构根据不同的布置方式、杆件的长短可实现多种运动轨迹;
      ③
运行速度衰减机构保证平稳运行,采用压缩弹簧作为缓冲弹性元件;
      ④
起止位置的限位机构应确保吸种、放种的位置准确、可人为控制,采用行程可调节的气缸。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