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脂肪测定仪研究饲料中脂肪含量与江黄颡鱼生长关系

2019.2.25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鱼,隶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随着我国水产事业的发展,江黄颡鱼养殖得到一定 推广, 其饲料需求量逐渐扩大。江黄颡鱼饲料中的蛋白质需求量较大,导致成本过高。付世建等研究发现南方鲇饲料中添加脂肪对蛋白质有明显的节约作用。饲料中适当增 加脂肪能够促进长吻鮠鱼种生长并提高饲料效率。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2龄鱼的影响,但对幼鱼阶段影响的还未见报道。试验以豆油为脂肪源,借用脂肪测定仪配制5种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其中对照组不添加豆油)来投喂江黄颡鱼幼鱼,研究不同脂肪水平饲料对幼鱼阶段生长影响,探索江黄颡鱼幼鱼饲料中脂肪最适含量,为其营养需求和饲养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条件

试验在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水产实习基地实验室内进行,以玻璃水族箱为试验容器,规格为 1225px×875px×900px(长××高),蓄水500px左右,试验用水为经过24h曝气的自来水。饲养水体为循环水,经过活性炭、海绵和珊瑚石过滤, 水中溶氧为9.5mg/L(碘量法测定)。水温在22.8~29.0℃pH8.0。用黑色塑料编制布遮挡实验室窗口营造弱光环境。试验养殖时间为 2006920日至1124日结束,历时66d

1.2试验用鱼

江黄颡鱼鱼苗由南宁水产良种场提供,在室外水泥池暂养7d以上。选取体格健壮,规格基本一致,个体平均体重0.4432g的鱼苗300尾,随机将试验鱼分为15组,每组20尾,并用天平称各组鱼体湿重。

1.3试验饲料

按单因子试验设计的方法,以豆油调节脂肪水平,用面粉调节百分比,设置5个不同脂肪水平(3.77%4.82%7.29%8.37%9.87%,以干物质计),每个水平3个重复。各组饲料配方和营养成分如表1 所示。

1.4饲养管理

饲养期间每天投食量按黄颡鱼体重 4%~7%计算,每天2次,700—800为日粮的40%1800—1900为日粮的60%。每天清除水族箱内鱼类粪便等杂质,隔3d(若水质 变坏则立即更换)换1次水,换水量为原水体积1/3。每天记录水温和各箱饲料投喂量并做适当调整。

1.5数据处理

1.5.1 生长指标的计算

1.png


    
饲养试验结束时,对各个水族箱内的鱼称重,统计饲料投喂量。分别计算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

2.png

式中:W0:试验开始时鱼体重(g);Wt:试验结束时鱼体重(g);F:饲料摄入量(g);P: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t:养殖试验天数(d

1.5.2 制作肝脏冰冻切片

每个试验组随机取3尾鱼,取其肝脏用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液固定保存,制作厚度为10μm 的冰冻切片,在对切片进行HE 染色后于显微镜观察(放大倍数为10×40倍)。HE 染色后将肝细胞内的脂肪被染成红色,肝细胞核则为蓝色,显示肝细胞核与脂肪滴,用以观察肝脏中脂肪蓄积情况。

1.5.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录入并作处理,再以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平均数差异显著性。

2结果

2.1不同脂肪水平饲料对江黄颡鱼幼鱼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和特定生长率结果如表2所示。

2.1.1 不同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增重率的影响

统计分析比较试验组间增重率差异显著(P<0.05),最高的增重率 457.37±30.41%)为脂肪水平8.37%组,增重率最低316.09±3.48%)为脂肪水平3.77%组。试验组饲料脂肪水平在 3.77%~8.37%增重率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饲料脂肪水平在8.37%~9.87%时反之(表2)。

2.1.2 不同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特定生长率的影响

试验组间特定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差异与增重率组间差异相同。最高特定生长率 为2.60±0.08%)为脂肪水平8.37%组,最低特定生长率为2.16±0.01%)为脂肪水平3.77%组。当试验组饲料脂肪水平在 3.77%~8.37%,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饲料脂肪水平在8.37%~9.87%,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表2)。

2.1.3 不同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饲料系数的影响

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黄颡鱼幼鱼饲料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当脂肪水平为3.77%~7.29% 8.37%~9.87%时,饲料系数随脂肪水平升高而升高,而在7.29%~8.37%呈落。其中饲料系数最低1.69±0.04为脂肪水平3.77% 组,最高为1.85±0.06为脂肪水平9.87%。统计分析比较,各试验组间饲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表2)。

2.1.4 不同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蛋白质效率的影响

各试验组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试验组饲料中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蛋白质效率 呈下降趋势。脂肪水平 3.77%组蛋白质效率最高为148.38±3.60%),脂肪水平9.87%组蛋白质效率最低为135.36±4.76%)。当饲料脂肪水平在 3.77%~7.29%时,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脂肪水平在 8.37%~9.87%效果相反,但饲料中脂肪水平为7.29%时的蛋白质效率比脂肪水平8.37%时低1.28%(表2)。

2.2江黄颡鱼幼鱼主要生长指标与脂肪水平的回归关系

在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饲料脂肪时, 江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有一定的相关性。分别以试验过程中江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因变量(y),以饲料中脂肪水平作为自变量(x)回归方程分别为:

增重率与脂肪水平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7.8323x2+119.93x- 32.414R2=0.8281),峰值约为7.65。脂肪水平从3.77%增到8.37%过程中,增重率明显表现为直线上升。在一定范围内(x& lt;8.37),增重率(y)与脂肪水平(x)的回归方程为:y=28.326x+211.48R2=0.972)。二线的交点为江黄颡鱼幼鱼最适脂 肪水平的低限(7.59);抛物线顶点为其最适含量的高限(7.65)。对于增重率以回归分析法求得脂肪适宜添加范围是7.59%~7.65%(图 1)。



    
特定生长率与脂肪水平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 =-0.024x2+ 0.37x + 1.0853R2=0.8652),峰值约为7.71。直线上升范围(x<8.37) 的一元分成为:y=0.0888x + 1.8369R2 = 0.9787)对于特定生长率的脂肪适宜添加量为 7.57%~7.71%(图2)。



 

2.3不同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肝脏脂肪蓄积的影响

图版中红色物质反映了脂肪在鱼体肝脏内的蓄积情况,肉眼观察红色物质越多,脂肪在肝脏中的蓄积情况越严 重。图中红色物质颗粒都比较微小和细腻,密度较小,分布较均匀,而且两组间差别不是很大。图中红色颗粒大小有所增大,而密度则明显高于前两组。图中红色颗粒大小和密度都较前3者进一步增大,而且较多红色物失去颗粒形态而连成片状,脂肪蓄积严重。

3分析与讨论

3.1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偏肉食性鱼类的能量主要从饲料蛋白质和脂肪中获取,当饲料中脂肪不足时,蛋白质将作为能源。因此,在饲 料中添加脂肪,适当提高脂肪水平,将有助于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和促进鱼类生长。段彪研究发现,当饲料中脂肪水平在1.79%~8.21%时,齐口裂腹 鱼的特定生长率成上升趋势。邱岭泉等在俄罗斯鲟稚鱼饲料中添加0%~8%的脂肪时也得出相同结果。试验中幼鱼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 升高,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则随脂肪水平增加而降低,即呈抛物线形势。即饲料中脂肪水平在3.77%~8.37%可以促进江黄颡鱼生长。

3.2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饲料

利用的影响饲料系数是评价饲料的一项重要指标,蛋白质效率可反映饲料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付世建 等与张文兵等研究发现南方鲇饲料中添加脂肪,蛋白质需求水平降低,饲料脂肪对蛋白质有显著的节约效应。以上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饲料脂肪的增加最适蛋白质水 平下降。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袁立强等报道,在350px左右的江黄颡鱼饲料中添加4.17%~13.00%的脂肪 其摄食率差异不显著,这与本次试验的结果相近。

3.3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体内脂肪蓄积情况的影响

有国外学者报道鳟鱼和鲤鱼饲以过高的脂肪可诱发肝组织蜡白样变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沉积导致肝实质细 胞损伤或破坏的不可溶性脂肪的色素,使肝脏颜色变为棕黄色,此亦是脂肪肝病变。虹鳟脂肪肝的形成机理及抗脂肪肝因子虹鳟脂肪肝的形成,主要是其所需的营养 素不平衡和某些抗脂肪肝因子缺乏造成的。其中肝脏脂肪代谢失调、沉积、浸润、脂肪水平升高,从而导致脂肪肝发生。试验结束时取江黄颡鱼幼鱼肝脏做冰冻切片 (如图版所示)观察肝脏脂肪蓄积情况。观察发现脂肪水平为3.77% 4.82%试验组的细胞核形态基本一致而且处于正常状态,没有出现细胞核间相互挤压变形和被脂肪滴压迫变形的情况,且脂肪滴颗粒细腻,呈云雾状均匀分布 于肝脏切片,同时借助于解剖的肝脏形体 、颜色观察可以推断该两组试验鱼肝脏细胞处于正常状态。添加7.29%脂肪组观察发现细胞核间无挤压现象,但脂肪滴数量明显高于脂肪水平为3.77% 4.82%组,而且有包围分布于细胞核周围的情况。脂肪添加量8.37%组切片发现,脂肪蓄积量进一步增大,幼鱼体肝脏呈棕黄色,切片下被染成蓝色的细胞 核形态无明显变化和相互挤压的现象。8.37%组与9.87%组幼鱼肝脏同样呈棕黄色,说明肝脏同样有高的脂肪蓄积量。本试验发现肝脏中脂肪蓄积量随着饲 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3.4江黄颡鱼饲料中脂肪最适合需求量

鱼类对脂肪需要量变动范围较大, 主要受饵料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同时与脂肪的种类有关。韩庆等实验结果表明,黄颡鱼的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7%~8%。刘梅珍等以团头鲂鱼种 (12.5~15.3g)作为试验鱼,以新鲜豆油为脂肪源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团头鲂鱼种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 2%~5%,最适含量为3.6%左右。王贵英等通过添加混合油(豆油鱼油为2∶1)测定脂肪对翘嘴鳜苗种(61g)的生长的影响,不同混合油的添加得到 饲料脂肪水平在4%~12%的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4.0%

试验对象为江黄颡鱼,随着养殖试验的进行其生长经过了稚鱼期和幼鱼期。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各组间的饲料系 数和蛋白质效率差异不显著。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呈抛物线变化。回归分析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脂肪水平,当饲料脂肪水平为 7.59%~7.65%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获得较佳值,且肝脏脂肪蓄积不严重。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