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潘氏法)标准操作规程

2019.4.21
头像

玉芳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 实验原理

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种类:脑脊液,由临床医师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

2.2 标本要求: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细菌培养,第二管作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每管收集1-2毫升。

2.3 遇高蛋白标本时可采用EDTA K2抗凝。

3. 标本储存:立即送检。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久置标本。

6 试剂:5%苯酚溶液:取纯苯酚25ml,加蒸馏水至500ml,用力振摇,置37℃温箱内1-2天,待完全溶解后,置棕色瓶内保存。

7. 操作步骤:取潘氏试剂2-3ml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8. 结果判断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弱阳性(+):灰白色云雾状

阳性(+):白色浑浊

强阳性(3+):白色浓絮状沉淀

最强阳性(4+):白色凝块

9. 质量控制

10. 临床意义

10.1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患者血脑屏障受破坏,常见于脑、脊髓及脑膜的炎症、肿瘤、出血等以及脑软化、脑退化性疾病、神经根病变和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疾病等,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在10g/L以上时,流出后呈黄色胶冻状凝固,而且还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临床上称为Froin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梗阻性脑脊液的特征。

10.2 含血的脑脊液可使蛋白质含量增加,为鉴别原来有无蛋白质增加,可用每微升1万个红细胞的相当增加蛋白质80mg/L来推算,最后用含血的脑脊液中实测的蛋白质量减去出血时从血中带入的蛋白质量由含红细胞数推算成的蛋白质量,即为原来脑脊液的蛋白质含量。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检查特点


压力(kpa)

外观

蛋白质定性定量g/L

葡萄糖(mmol/L)

氯化物(mmol/L)

细胞总数及分类

细菌

正常人

卧位0.78-1.67

无色透明

-0.2-0.4

2.5-4.4

120-130

(0-10)×106/L多为淋巴细胞

化脓性脑膜炎

↑↑↑

混浊有凝块

↑↑2+以上

↓↓↓

显著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可发现致病菌

结核性脑膜炎

↑↑↑

毛玻璃样混浊有薄膜形成

↑+~2+

↓↓

↓↓

增加,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后以淋巴细胞为主

找到抗酸性杆菌或结核培养阳性

病毒性脑膜炎

清晰或微混

↑+

正常

正常

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清晰或

微混

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新型隐球菌

脑室及珠网膜下腔出血脑瘤

↑↑

血性

↑↑+~2+

正常

增加以红细胞为主

脑脊髓梅毒

↑↑~↑

清晰

↑+

正常

正常

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11. 方法学评价:潘氏试验所需标本量少,灵敏度高,试剂易得,操作简便,结果易于观察,其沉淀多少与蛋白质含量成正经比,部分正常脑脊液亦可出现极弱阳性结果。Ross Jine试验主要沉淀的是球蛋白,但敏感性较弱,NoneApett试验可分别检测球蛋白和白蛋白,但操作较繁,极少选用。

12. 变异的潜在来源

12.1 取材不当。

12.2 涂片过厚或过薄,影响形态观察。

13 操作注意事项:

13.1 取材后,必须立即涂片。

13.2 推好的血膜片应在空气中摇动,使其尽快干燥,以免细胞变形。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13.3 根据血膜厚薄,细胞量多少及室内温度等把握好染色时间,使染色效果满意。

13.4 镜检时循序检查,必要时用油镜确认;并注意整体情况。

14.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17-18页。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