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两国学者共同揭示HBV持续感染的新机制

2019.4.24

  一项最近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的新研究揭示了乙肝病毒蛋白如何刺激可以破坏抗病毒反应的免疫细胞的增殖,该研究由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Haitao Guo和复旦大学的Bin Wang、Jiming Zhang和他们的同事们合作完成。这些发现可能解释了乙肝病毒(HBV)如何建立和维持慢性感染,并可能帮助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HBV是一种血源性病原体,在全球范围内长期感染约3.5亿人,每年有超过78万患者死于与HBV相关的肝病。慢性HBV感染与病毒特异性T细胞反应受损有关。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s)是一种免疫细胞,在抑制抗病毒T细胞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蛋白——可能是病毒的一种建立持续性感染的策略,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在HBV持续感染中MDSCs的增殖和抑制T细胞反应的机制。研究人员分析了164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和70例健康供体中MDSCs的循环频率。他们发现HBeAg阳性患者的MDSCs循环频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此外,HBeAg可以通过上调吲哚胺 -2,3 -双加氧酶(IDO)分子来诱导MDSCs的扩增,IDO在抑制T细胞增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作者认为,这一发现提示了一种HBeAg通过IDO通路诱导MDSC扩增来损害T细胞功能并维持HBV持续感染的新机制。因此,HBeAg-MDSC-IDO通路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靶点。

  作者补充说:“HBV有可能会扰乱宿主免疫系统以维持持续感染,而HBeAg是罪魁祸首之一。打破HBeAg-IDO-MDSC之间的联系,可能为开发新的HBV疗法来治疗HBeAg阳性患者带来希望。”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