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研讨POPs研究热点 2020相约同舟共济

2019.5.18
头像

梦幻般的艾克西利欧

Nothing is ture, Everything is permitted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5月18日,第十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进入第二天日程。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主办,暨南大学承办,论坛共有600余人出席。继第一天精彩报告后(文章链接:群英聚首羊城 助力中国POPs治理),今日同样迎来国内外POPs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演讲。

188126_201905182241481.jpg

大会现场

2.jpg

香港浸会大学 蔡宗苇教授

  今日大会报告由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带来,题目是“Air pollution of PAHS and nitro-PAHs”。蔡宗苇介绍到,WHO对外公布一组数据表明,当空气中PM2.5浓度达到35 µg/m3时,人的死亡风险比10 µg/m3情况下增加了15%,并且PM2.5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呈正相关。

  山西省太原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工业结构等因素,太原市空气污染尤为严重。课题组通过分析该市2013-2017年的空气组分后发现,太原空气中PM2.5成分以PAHs和NPAHs为主,污染物以来源以燃煤为主。由于NPAHs化合物毒性比PAHs高100000倍,因此急需了解这种化合物对人体的毒理性。课题组通过究发现,NPAHs和PM2.5可导致炎症发生,造成肺部DNA损伤同时造成DNA修复异常。

3.jpg

中山大学 欧阳钢锋教授

  由中山大学欧阳钢锋教授带来大会报告,题目是“Development of Novel Fiber Coating for SPME in Vivo Sampling”。欧阳钢锋介绍到,SPME技术在1990年发明,这项技术克服了传统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缺陷,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大大加快了分析检测的速度,是一种绿色、环保、简单,可全自动化的技术。目前课题组将这项技术用于活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随后,欧阳钢锋介绍了课题组使用多种自制涂层探针的活体采样的分析结果。最后,欧阳钢锋表示,经测试后发现,直径细的探针比粗探针拥有更好的检测结果。

4.jpg

东莞理工学院 牛军峰教授

  由东莞理工学院牛军峰教授带来大会报告,题目是“膜式电化学氧化系统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牛军峰介绍到,人类当前面临严重的水质安全问题,并且工业废水是水中有毒污染物主要来源,因其处理难度大、危害大、成分复杂,需要一种全新处理方式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电催化氧化技术作为典型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可控性强、绿色清洁而受到广泛关注。牛军峰表示,电极选择是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前提,其存在活性低、稳定性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为此,课题组研发了多种不同材料的电极。经研究发现,课题组制备的三维多孔TiO2纳米管阵列、Ti4O7、Ti/SnO2-Sb和Ti/SnO2-Sb/Ce-PbO2电极的析氧电位分别是2.61 V、2.70 V、1.76 V和1.88 V,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的比表面积和电活性面积提高了10倍;膜式电氧化系统可高效降解药物和全氟化合物,其中对抗癫痫药和抗病毒药物的降解能耗均低于0.1 wh/L;膜式电化学氧化系统可分别在12 min、10 min和30 min内几乎完全降解20 μg/L的抗病毒药、消炎药和抗癌药;膜式电氧化系统可高效利用羟基自由基,使污染物发生羟基化、C-N键断裂、脱甲基、脱氟和开环等反应,实现污染物的矿化;电氧化系统降解过程可在60 min内实现抗癌药物卡培他滨的高效脱毒。

5.jpg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戴家银研究员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戴家银研究员带来大会报告,题目是“全氟烷基化合物的生态毒理及科学替代”。戴家银介绍到,化学品对于人类说会来说不可或缺,但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关注。虽然人们已经研发出多种POPs替代物以减轻环境污染,但同时也面临化学品污染-替代品-新污染的循环圈。经课题组研究发现,F-35B和HFPO-TA等替代品在污染区和全球水体中广泛分布;HFPO-TA和F-35B比PFOA和PFOS更易在水生生物种累积;HFPO-TA的肝脏毒性比PFOA更强,可导致低剂量诱导肝脏毒性;多氯聚米羧酸仍具有肝脏及发育毒性,其并不是PFOA最好的替代品。

6.jpg

新加坡国立大学 何建中教授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何建中教授带来大会报告,题目是“The role of specialised microbes in tackling persist halogenated organics”。何建中课题组研究发现Ary-PbDepops脱卤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各个区域,这表明它们的降解可能比以前更容易发生;Dehalocococcoides物种在POPs物质降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bRa1、PbRa2和PbRa3三个RDase基因在PBDE的脱溴过程中发挥重要;脱卤化微生物及其基因可以为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打开新的篇章。

7.jp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陈吉平研究员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吉平研究员带来分论坛报告,题目是“焚烧源氯代芳烃生成机制和协同减排”。陈吉平介绍到,焚烧过程是氯代芳烃重要的产生途径,因此认识焚烧过程氯代芳烃的生成机理是协同减排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四氯取代以上的PCNs与四至八氯代的PCDF生成相关;PCDDs生成彼此相关,与PCDFs不相关;DeCB、HpCN、OeCn同系物显著相关,高氯代芳烃有独特生成途径。随后,课题组利用气相色谱进样系统构建了固定床层反应装置,利用铜、铁催化剂模拟PCNs催化氧化过程中金属氧化物影响、温度影响、氧气含量影响、反应氛围影响、反应前后相变化等。最后,陈吉平介绍了课题组研究的典型氯代芳烃的协同减排工作。

8.jp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孙轶斐教授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轶斐教授带来分论坛报告,题目是“热工业过程中POPs的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孙轶斐介绍到,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大,是大气、土壤、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钢铁行业污染排放则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据统计,钢铁废气、垃圾焚烧中二噁英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50%,因此课题组通过模拟焚烧炉飞灰产生过程研发了多种氨基/硫基抑制剂,开展UPPOPs的源头阻滞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使用自主合成的硫脲甲醛高分子抑制剂,当添加量为5wt.%时,抑制效率已经达到97.69%(CBzs)、97.8%(PCBs)和99.996( PCDD/FS);中试烧结杯实验中,硫脲和硫脲甲醛高分子均对UP-POPs表现出了抑制作用的同时,SO2及NOx的排放浓度未明显增加;新合成的Fe、Cu、Ni、Zn等低成本过渡金属负载活性炭,提高了金属负载量(达50%),PCBs的分解效率在250度时达到99%以上;以NiOy-Al2O3作为低温催化氧化技术的催化剂,350度时PCDD/FSI的降解率达到95.0%。

9.jpg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彭政高级工程师

  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彭政高级工程师带来分论坛报告,题目是“焚烧飞灰高温烧结生产建材基材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彭政介绍到,目前我国飞灰处置途径主要以填埋为主,由于填埋场地紧缺,因此需要研发新的处理途径以减少场地使用。基于此项原因,课题组研发了飞灰烧结生产建筑基材技术并对产物进行了环境污染评价。通过研究发现,二噁英、重金属、氯在二次灰中富集;二噁英DRE=10.61%,建材基材产品中重金属固化效果好;二噁英含量、重金属浸出水平满足建材限制标准;二噁英、重金属、常规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标准。

10.jp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文彬研究员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文彬研究员带来分论坛报告,题目是“铁矿石烧结脱硫UP-POPs协同减排研究”。刘文彬介绍到,钢铁工业是大气污染重要排放源,在这个过程中,铁矿石烧结是二噁英重要产生途径之一,占比总排放量的40%左右。因此课题组利用烧结脱硫技术对铁矿石烧结过程产生的二噁英进行减排。通过研究发现,脱硫系统在去烟气中SO2的同时对二噁英减排率高于90%,同时课题组也发现脱硫石膏、四电场飞灰是烧结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汇集。最后,刘文彬介绍到,进一步优化脱硫方案仍然是烧结行业开展二噁英减排工作的重点。

11.jpg

华南理工大学 付名利教授

  由华南理工大学付名利教授带来分论坛报告,题目是“铈基催化剂的氧空位识别和调变”。付名利介绍到,废气净化集成技术与系统是解决污染控制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效催化剂、吸附剂等高分子材料是实现上述过程的关键因素。课题组通过强化计算,靶向调变材料结构,采用多种原位方法实现精准识别VOCs催化、吸附高分子材料反应路径。同时通过材料的氧化过程成功实现铈基催化剂等高分子材料的氧空位识别及其功效。

12.jp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国瑞研究员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瑞研究员带来分论坛报告,题目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过程中多种POPs的排放特征和产生机理”。刘国瑞介绍到,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是当前常见的固废处理方法之一,课题组通过与北京金隅集团合作,对POPs不同工艺阶段的分布特征、毒性贡献比例、POPs生成机理开展了详细研究。最终,课题组成功识别了水泥窑共同处置固废过程中POPs的主要生成工艺,并根据现场实验结合理论预测模型分析出POPs生成机理。

13.jpg

暨南大学 霍霞教授

  由暨南大学霍霞教授带来分论坛报告,题目是“污染物暴露与机体慢性炎症”。霍霞介绍到,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污染物暴露引起的炎症通常属于慢性非感染炎症。自2009年起,课题组开始关注铅在人体血液中的暴露水平,经过多年研究追踪研究,课题组揭示了Pb、PAHs复合暴露于血管内皮炎症之间关联;揭示了Pb、PAHs暴露与心血管疾病的易感性;揭示了Pb、PAHs暴露与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性。

14.jpg

清华大学新型有机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 葛羽锡

  清华大学新型有机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葛羽锡主持大会闭幕式

15.jpg

清华大学 王斌研究员

  清华大学王斌研究员做本次大会闭幕总结并回忆了POPs论坛在14年中的发展历程。

16.jpg

清华大学 余刚教授

  清华大学余刚教授宣读POPs论坛2019 WELLINGTON杯优秀研究生报告奖和墙报奖获得者名单,并分享了参加POPs论坛的感悟。余刚教授回顾大会的发展历程,他表示,POPs论坛一路平稳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POPs领域产学研交流平台。未来,论坛将继续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保持以研究POPs为核心的有害化学品特色;保持官产学共享特色;保持愉快参会特色。同时,POPs论坛也将完善召集人制度;提供同声传译,加强国际交流;恢复论坛中“论”的环节,让大家有更多交流、共享机会。最后,余刚教授再次感谢专家、学者参加本届POPs论坛,感谢企业对本届论坛的赞助。

17.jpg

POPs论坛2019 WELLINGTON杯优秀研究生报告奖和墙报奖获得者

18.jpg

上海同济大学代表

  本届大会最后,上海同济大学的代表为在座专家、学者介绍POPs论坛2020情况并邀请国内POPs专家、学者到访上海参加论坛。

  至此,第十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