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检验知识

2019.12.19
头像

184****5725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红细胞形态学报告等实用性

    问:能对做全细胞计数(CBC)的样品报告红细胞(RBC)形态学与全血细胞分类对照的实用性进行一下评论吗?我们目前对任何红细胞分布密度(RDW)<11.0或>17.0、或有异常RBC/HGB比率的样品均进行血片扫描。这些指南临床上有用吗?同样,我们对指数与形态学的相关性感到疑惑,平常可见到血红蛋白减少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或小红细胞增多而红细胞平均容量(MCV)正常的情况吗?

    答:即使不要求进行分类,某些情况下的红细胞形态学评估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在有球形红细胞(溶血)、泪滴状红细胞(骨髓纤维化、骨髓癌转移)或镰刀形红细胞(镰刀形红细胞贫血)存在的情况下,形态学所提供的信息远远高于标准指数。异常指数可对这些形态学异常提供线索,因而在适当的位置上一些参数是有用的。RBC/HGB异常比例主要集中于有贫血和RBC计数升高的患者、如包括地中海贫血在内的血红蛋白病。一般说来,对增高的RDW(如>17.0)进行涂片检查是很有用的,它表明有两种细胞形态群和其它红细胞异常形态,从而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信息。低RDW(<11.0)虽然表明RBC群大小一致,但却无临床意义。

    指数与形态学之间有相关性。仪器检测是很准确的,特别是在检测大小(MCV)和大小的变化(RDW)方面,因为相比单独的形态学评估仪器检测能查看更多的红细胞,并可用三维构形评估红细胞。但这并不意味着仪器检测是完美无缺的。仪器不能测定红细胞的内含物如何—乔氏(Howell-Jolly)小体、嗜碱性点彩和帕彭海姆(Pappengheimer)小体,测小量异常细胞群亦有困难。在这些情况下MCV可以正常,但可有小红细胞亚群的存在。这种情况下MCV与其它RBC指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很重要。如RDW增加反映出了红细胞大小范围的增大。总而言之,这些病例中形态学的实用性取决于患者人群,如你的患者中有包括很多不同种族背景的患者在内,这些分析会更有用。

    尿量过少

    问:尿液离心作镜检的量有标准吗?如送检的尿液量太少,镜检结果需要根据送来的尿液样品量进行校正吗?我们目前应用的是BD尿液分析管(8ml),有些实验室要求的是10ml尿液,如果送检尿液量太少,结果报告如何说明?

    答:尿液镜检所需的离心沉淀标准量各个实验室要求的不尽相同(10ml、12ml、15ml)。尿液分析系统的生产厂商也有不同的沉淀浓度要求(30:1、15:1和12:1)。推荐尿液镜检离心的标准量为尿液的10:1浓度。如仅有8ml尿液,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1. 取5ml尿液离心,然后去除4ml,其结果要乘以2;

    2. 取8ml尿液离心,将最后量减少至0.8ml,维持10:1浓度。

    DIC试验

    问:我们实验室接到了一些有关DIC试验的询问。我们现在进行的DIC试验是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全血细胞计数(CBC)。在这些试验的基础上将纤维蛋白单聚物(fibrin monomer)作为附加试验有帮助吗?或者说我们目前进行的试验合适吗?

    答: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在2001年12月出版的“血栓与止血”中将DIC进行了定义并明确了DIC临床和实验室验断标准。在这一标准中将明显DIC与非明显DIC进行了区别。明显DIC发生于失代偿性止血系统,非明显DIC被作为有微细止血功能障碍的失代偿期。

    ISTH DIC专门小组对DIC严重性的标准化诊断和测定制订了一个五步诊断规则系统,可用于计算DIC评分。ISTH DIC专门小组2007年3月在“血栓与止血”杂志上发表的结论表明,此评分系统应用5年时间后显示检查5个或更多分值能识别明显的DIC。诊断明显DIC的规则见表1。

表1 诊断明显DIC(2-4)的规则

危险评估:

患者是否有已知与明显DIC有关的潜在性疾病?如有,可进行;如无,则不适合用此规则。进行全部凝血试验检查
全部凝血试验结果记录评分 血小板计数(>100=0<100=1<50=2纤维蛋白相关标志物增加(例如D二聚体、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未增加:0;中度增加:2;高度增加: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0>3秒而<6=1>6=2纤维蛋白原水平(>1.0g/L=0<1.0g/L=1
计算评分: >5符合明显的DIC;如<5每日重复记分:提示非明显的DIC(不肯定);再重复1~2

    该报道强调的是用于诊断明显DIC的应该是现有可行的实验室试验。ISTH的DIC专业小组建议的实验室诊断明显DIC的标准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纤维蛋白存在的一种标志物。标志物可选用下述一种: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或D二聚体。在DIC的专门小组2003年会上推荐D二聚体为理想的纤维蛋白标志物。

    因而以下系列检测即PT/FIB/D二聚体/CBC在评估明显DIC上是合适的,不必包括纤维蛋白单体测试。

    问:请对便隐血试验的不同方法学进行一下介绍和评价。

    答:一、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学可分为

    1、按实验方法学分为:a、免疫法(以金标层析法为代表)、b、化学法(以匹拉米洞法为代表)、C、免疫a+化学b为双联法(也称序贯法)。另有查卟啉铁及卟啉衍生物,该实验优点是可以定量,缺点是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及成本过高。目前国外已开发出了全自动或半自动OB检测仪,不足之处在于成本太高。

    二、OB免疫及化学检测方法中的常见问题及答疑

    1、为什么说“半定量双联法”是检测便隐血的最佳方法?如何进行结果判断?

    答:可分别参见表1和2

表1


免疫法 化学法
特异性
灵敏度(ug/g stool 高(0.1 较高(50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漏检(检出率) (约60% 不会100%
钩状效应(Hook’s效应)
半定量 不能
检测成本
大批量人群普查 不适合 适合
保存、效期 不易、短 易、长

 2 . 结果判断

 

免疫法

化学法 分析
阳性+ 阳性+ 确定为阳性结果,化学法可查出其出血程度(半定量)
阳性+ 阴性- 确定为阳性结果,但其检体隐血的含量极微少
阴性- 阴性- 确定为阴性结果
阴性- 阳性+ 1、此病人为上消化道微量出血(此种情形可能性较低)2、化学法的阳性结果为食物或药物所引致的假阳性(此种情形的可能性较高)。3Hook’s效应导致的免疫法为假阴性。

    2、检测便隐血的方法是否越灵敏越好?最佳检测便隐血的灵敏度是多少?

    答:不是。用5lCr标记检查正常人粪便中每天血液丢失量为0.5±0.4ml(最多可达1.5ml),相当于每克粪便的含量为100-900ìgHb,平均为500ìgHb,故试剂的检测灵敏度在50ìgHb/g stool时能查出所有病理及部分生理状况下的人群,而再提高灵敏度可能只会增加检测的非病理状况下的阳性。

    3、两类方法实测灵敏度的差异。

    答:免疫法的检查终产物是经过标本稀释(已做了500倍左右的稀释处理)后的产物。其实测若以灵敏度为0.1ìgHb/g stool计算,其最终测得最低值也为50ìgHb/g stool。故其粪OB检查的阈值应定为50ìgHb/g stool较合适。

    4、何为钩状效应(Hook’s效应)?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答:Hook’s效应为单克隆抗体与所抗的Hb抗原不匹配或消化道出血过多,抗原过剩时造成的假阴性结果。其解决方法为将标本继续做1:500倍的稀释后再做实验。

    5、为什么免疫法会漏检上消化道出血?

    答:上、下消化道出血以胃底部为分界。

    上消化道出血:

 

 

每天出血量与检测阀值


结肠
卟啉实验 2ml 2ml
愈创木脂 10-20ml 0.5ml
免疫法 100ml 0.25ml

 

         6、在三种化学方法中,为什么选择“匹拉米洞法”作为首选方法?   

    答:目前常用的三种化学方法及各自特点见下表:


联苯胺 愈创木脂(水溶、非水溶) 匹拉米洞
致癌性 ?
灵敏度
假阳性率
成本
商品化产品
生产质控 方便

    7、匹拉米洞半定量值分几级?

    答:分5级。

    8、如何避免新鲜蔬菜对化学法的干扰(假阳性)?

    答:多煮并煮熟蔬菜,可全面去除其干扰。

    9、如何进行便隐血标本的稀释处理(等渗盐水、蒸馏水、低渗缓冲液)?

    答:化学法用蒸馏水,免疫法用低渗缓冲液;二者禁用等渗盐水。

    10、为什么要多点采集样本?

    答:避免采样误差。

    11、为什么说“双联法”是最适合大批量肠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答:实验成本低,准确性高、灵敏度高,操作、质量管理方便等。

    12、免疫法有无假阴、阳性?

    答:免疫法也有假阳性,如饮用啤酒等;若检体的pH值改变:pH≤3时呈假阳性、pH≥10时呈假阴性;大分子蛋白可能包裹Hb并使之不易暴露,直接影响Hb与Hb抗体的结合而导致胶体金法假阴性等。大家可以多做实验进行探讨。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