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抗凝血酶Ⅲ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12.20
头像

184****5725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正常人体内血液凝固过程的促进与抑制, 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抑制血液凝固的因子中最重要的活性因子是抗凝血酶Ⅲ(以下简称ATⅢ), 在许多疾病中其水平可发生改变。

    ATⅢ是一种球蛋白, 在肝内合成。文献指出肿瘤患者ATⅢ的凝血活性由于消耗而减少,认为可能是癌肿中有凝血活酶物质释放到血流中, 促进凝血过程, ATⅢ浓度下降。同时文献上大多数报道均指出外科大手术后, 血中ATⅢ的浓度明显下降,大多数人认为ATⅢ常在手术后1-6天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创伤激活了凝血因子, 产生高凝状态, 从而消耗了ATⅢ的结果, 术后ATⅢ的活力减低有利于术后血栓形成。许多学者都发现DIC患者ATⅢ浓度下降,慢性DIC时ATⅢ浓度比急性DIC更低。ATⅢ可能在DIC过程中大量被消耗。当ATⅢ消耗停止而升高时, 提示血管内凝血过程变慢或停止, 因此, ATⅢ的测定对观察DIC的进程也有指导意义。

 

 

    此外肝硬化或进展性活动性肝炎病人, ATⅢ浓度和活性减少;肝癌转移患者ATⅢ合成下降;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胰腺炎等都有ATⅢ降低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