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光学显微镜维护之雾的产生和去除

2019.12.31
头像

maxiaotu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雾的产生的因素也比较多,雾可分为油性雾、水性雾和油水混合雾。它的形成与仪器结构、密封性能、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温度、湿度、油脂的稳定性、辅助材料的含脂至均有关,特别是与装配操作中有关。

水性雾的形成

(1)玻璃没擦千净或辅助材料不清洁,时间一长,遇有潮湿空气,便会沿擦拭方向痕迹形成象用湿毛巾揩桌子一样的雾。

(2)空气中的灰尘脏点进入仪器中,落在玻璃上,形成结晶核心而成雾珠。

(3)仪器的密封性差,或仪器外壳有漏气砂眼,这样潮湿空气进入光学仪器遇到露点温度后,雾珠便出现在玻璃表面上。另外小昆虫爬入仪器中而引起生雾。

(4)玻璃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差,受潮后容易析出无机盐,再吸潮而形成雾。

(5)由于光学玻璃长霉,而霉菌的分泌物也会形成水性雾。

(6)由于放里仪器的环境潮湿而形成水性雾。

油性雾的形成

光学零件上污染油如(汽油、机油、润滑脂、动物油、植物油等)后,若脱脂或擦拭不净,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油性雾,甚至会形成大雾珠。具体的形成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轴料含脂量高,或容器污染后没有洗净,.如用这种辅料来擦光学零件时就会产生油性雾。

(2)清洗金工零件的汽油油污染或润滑脂飞溅到光学零件上面起油性雾。

(3)装配辊压包边金工零件时,工具或手上油脂污染光学零件后没有擦净脱脂而引起油性雾。

(4)由于各种油脂分子扩散到光学零件表面,上而形成油性雾。各种油脂蒸汽的挥发,遇到光学零件表面也会凝聚成油性雾。有时油脂由于离析、变质,而造成油脂挥发、扩散、流油等现象,从而形成油比雾。

(5)由于产品结构密封性差,或是过多地填充油脂,均会引起油雾或由于使用和保管不当而产生油性雾。

混合界的形成

油性雾和水性雾在直观上来看,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有的既象油性雾而又象水性雾时,则称为混合雾。它是在同时具备形成油性雾和水性雾灼条件下产生的。

怎样防止生霉起雾:

从以上叙述霉雾产生的原因来分析可以知道,一方面是由于光学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差。另一方面是装配过程中的文明生产注意不够,再一方面就是在使用和保管工作不善而产生的。特别是生产过程或修理过程没有注意整洁生产而引起生霉起雾约占70%左右。可见整洁操作是防止生霉起雾的重要一个环节,另外借助超净工作台、静电除尘设备、超声波清洗及涂镀双防膜层,施用防霉药剂等技术措施都是维护光学零件的质量的有效措施。

(1)用乙基含氢二氯硅烷(单体)处理光学玻璃零件,能获得一层很好的增水层,起防雾作用,用它来清擦玻璃就显得特别清爽明亮,能有效地清除玻璃表面的“口水圈”,手指印及一些油斑。还可以减少工时和辅料的消耗,提高产品的质量。

(2)用酸洗—蒸洗光学零件的新工艺代替手工清擦玻璃,经过多年的实践,有了很好的成效。其特点是。

①光学零件经过酸洗后,可把零件表面的氧化物,霉菌生长的营养物清除掉,从而防止和减少霉雾的产生。

②生产效率高,比手工提高2-3倍,就是个别出现印子,只要用棉花球擦一下即清洁。

③质量好,玻璃毛面是霉菌生长的发源地,经酸洗后,表面清爽洁净。

为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可在加工过程中浸镀各种双防膜。对化学稳定性较好的玻璃可浸镀49’玻璃防雾荆或浸徐乙基含氢二氛硅烷防雾膜层。对化学稳定性较差的玻璃可进行真空镀mgF:膜后再涂镀SF20972防保护层或真空镀F46聚全氟乙丙烯光学三防膜,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提高玻璃表面的防雾能力,可在装配时用0,25%乙基含氢二氛硅烷的混合液擦拭一二类玻璃的镜片,既清除结雾核心(水印、口水圈等)又增强表面强度,效果较好。化学稳定性很好的镜片,也可在超声波清洗液中渗入0.25%乙基含氢二氯硅烷或适量49’玻璃防雾剂,使其具有防雾膜层。

化学处理法:

利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皿菌,常用的防霉剂分接触性和挥发性等两类。前者是用醋酸汞或8-经基咬琳铜或二甲唾二嗦加入防尘脂、润沿脂、密封腊中,也可渗入有机溶掖内浸泡压圈等零件。后者是对硝基苯甲醛,它对人无害,有效时间长,工艺简便。使用时,将它压成药片,用塑料薄膜包好,并扎上几个气孔,粘贴在仪器内不影响光路的地方,即能起防霉作用,但要求仪器结构密封性好。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