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贴(二)

2020.2.25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2.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偏差:

  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用d表示;

  ①平均偏差: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②相对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③标准偏差:

  ④相对标准偏差: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

  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方法:

  选择恰当分析方法(灵敏度与准确度);

  减小测量误差(误差要求与取样量);

  减小偶然误差(多次测量,至少3次以上)

  消除系统误差对照实验:

  标准方法;

  标准样品;

  标准加入;

  空白实验;

  校准仪器;

  校正分析结果;

  (二)各种误差:

  系统误差:

  又称可测误差,具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特点;

  方法误差:

  溶解损失、终点误差-用其他方法校正;

  仪器误差:

  刻度不准、砝码磨损——校准(绝对、相对);

  操作误差:

  颜色观察;

  试剂误差:

  不纯-空白实验;

  主观误差:

  个人误差;

  随机误差:

  又称偶然误差,不可校正,无法避免,服从统计规律;

  #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测定次数越多其平均值越接近真值,一般平行测定4~6次;

  (三)有效数字:

  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得的数字,包括:全部可靠数字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

  运算规则:

  1.加减法:

  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小于各项中绝对误差最大的数。

  (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一致)0.112+12.1+0.3214=12.5。

  2.乘除法:

  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与各因数中相对误差最大的数相适应(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一致);

  0.0121×25.66×1.0578=0.328432;

  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解决两类问题:

  (1)可疑数据的取舍¾过失误差的判断:

  方法:

  4d法、Q检验法和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

  确定某个数据是否可用。

  (2)分析方法的准确性¾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的判断:

  显著性检验:

  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检验被处理的问题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方法:

  ①t检验法和F检验法;

  ②确定某种方法是否可用,判断实验室测定结果准确性;

  (四)质子条件式

  1.物料平衡(Material (Mass) Balance):

  各物种的平衡浓度之和等于其分析浓度。

  2.电荷平衡(Charge Balance):

  溶液中正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负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电中性原则)。

  3.质子平衡(Proton Balance):

  溶液中酸失去质子数目等于碱得到质子数目:

  (1)先选零水准(大量存在,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一般选取投料组分及H2O;

  (2)将零水准得质子产物写在等式一边,失质子产物写在等式另一边;

  (3)浓度项前乘上得失质子数;

  注意:同一种物质,只能选择一个形态作为参考水准;

  (五)酸度与酸的浓度:

  酸度:

  溶液中H+的平衡浓度或活度,通常用pH表示:

  pH=-lg[H+];

  酸的浓度:

  酸的分析浓度,包含: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酸的浓度;

  对一元弱酸:CHA=[HA]+[A-]

  (六)分布分数:

  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分析浓度的分数,用δ表示:

  “δ”将平衡浓度与分析浓度联系起来:

  [HA]=δHA·c HA,[A-]=δA-cHA;

  (七)缓冲溶液:

  能减缓强酸强碱的加入或稀释而引起的pH变化;

  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

  不干扰测定,例如,EDTA滴定Pb2+,不用HAc-Ac-;

  有较大的缓冲能力,足够的缓冲容量;

  常用单一酸碱指示剂:

  甲基橙MO(3.1~4.4)甲基红MR(4.4~6.2)酚酞 PP(8.0~9.6);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指示剂用量:

  宜少不宜多,对单色指示剂影响较大

  离子强度:

  影响pKHIn;

  温度;

  其他。。。

  (八)吸光光度法:

  分子光谱分析法的一种,又称:分光光度法,属于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基于外层电子跃迁;

  (九)光吸收定律-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样品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光程(溶液的厚度)成正比关系--朗伯比尔定律;

  数学表达:

  A=lg(1/T)=Kbc(其中,A:吸光度,T:透射比,K:比例常数,b:溶液厚度,c:溶液浓)

  注意:

  平行单色光;均相介质;无发射、散射或光化学反应

  (十)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显色反应:

  没有颜色的化合物,需要通过适当的反应定量生成有色化合物再测定--显色反应;

  要求:

  a.选择性好

  b.灵敏度高(ε>104)

  c.产物的化学组成稳定

  d.化学性质稳定

  e.反应和产物有明显的颜色差别(Δl>60nm)

  显色反应类型:

  络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缔合反应;成盐反应;褪色反应;吸附显色反应;

  显色剂:

  无机显色剂:

  过氧化氢,硫氰酸铵,碘化钾

  有机显色剂:

  偶氮类:

  偶氮胂III;

  三苯甲烷类:

  三苯甲烷酸性染料铬天菁S,三苯甲烷碱性染料结晶紫;邻菲罗啉类;新亚铜灵;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