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又有多篇中国学者论文被撤!这种“新式造假”被曝光

2020.5.18
头像

chloe

随遇而安

  中国论文被期刊撤稿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一下几类:学术不端,包括学术欺诈(如编造、篡改结果)、剽窃、虚假同行评议、重复发表、未获他人许可;学术差错,即非故意的或者管理上的过失;其他原因。

  此外,伪造作者身份,作为一种新兴的造假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日前,知名学术出版社Elsevier旗下刊物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以下简写为FGCS)撤回一批中国学者发布的文章。原因包括涉嫌伪造评审专家等。

  不完全统计,3月至今,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撤回中国学者13篇文章,包括:

banquan10.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些撤回原因“让人想不到”

  “撰写撤回信息几十年,还是忍不住想说:这也可以?”美国专业医学网站Medscape社长Ivan Oransky评论称。

  让其不解的“撤稿声明”如是写道:“本文已应作者要求撤回。本文作者告知本刊和编辑部,文章列出所有作者均未参与撰写,或对本文不了解。将他人列为作者,显然违反同行评议原则、出版原则和出版道德规范。向本文读者致歉。”

  这被称为“伪造作者身份”(Forged Authorship),是一种新兴的论文造假方式。即论文署名的众多作者中有一个甚至是所有人,对相关论文的研究和发表未做贡献、并不知情或并不同意。

banquan10.jpeg

  在作者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其身份发表论文,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1. 代签作者协议

  代签作者协议最为简单,一般而言,只有在所有作者都同意的情况下,论文才可以发表,而代签作者协议则是让一个或者几个作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同意」或者「被知情」。

  2. 伪造作者邮箱

  伪造作者邮箱,使期刊编辑无法联系到被伪造的作者,这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些被伪造身份的作者很多都是真人,身份信息都可查,仅有邮箱地址是伪造的,甚至还是论文真实作者的导师或者同事。

  3. 窃取他人科研成果

  剽窃他人成果指的是,未经他人允许,将他人的学术成果进行发表,甚至将他人列为共同作者。

  同时,“医学界”发现,FGCS以“查无作者”为由而撤的文章,有两篇。

  其中,发布于2018年的《痛风性关节炎运用高频超声评估痛风石和骨侵蚀的关系》一文,通讯作者为Li Qiu,身份备注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

  核对FGCS配发的专家照片,发现是该院超声科副主任邱逦。

  内部消息称,上述文章是来自贵州的一位博士生的个人行为。该博士生未征得邱逦同意,即以她名义投稿。先是用私人邮箱联系期刊编辑部,待论文被接受后,再换成通讯邮箱(发布时所写邮箱)。

  论文发布后,相关邮箱收到编辑确认信息,邱逦才知道此事,于是致信编辑部要求撤回。涉事博士生未能毕业。

  Elsevier官方发言人声明亦称,是邱逦主动联系出版方,称文中所有列出作者都不知晓文章的提交和刊发,故提交撤回申请。

  上文“第一作者”为Qingrong Yao,身份备注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贵州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医学界”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了解,得知查无此人。

  贵州省人民医院官网历史信息显示,超声科有一名“同音”医生,名为姚庆荣,是医院2012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大学毕业生。

  文章的另一位“第一作者”是Tian Wu,身份备注为贵州省骨科医院普外科。“医学界”在医院官网,找到名为田雾的医生,是普外科副主任,从事肝胆、胃肠等普外专业及微创外科临床工作。

  截至本文发布,“医学界”暂未联系到姚庆荣和田雾本人。

  “我们收到作者的署名邮件,声明他们没写过这篇文章。他们的身份被盗用了。”FGCS杂志总编辑Peter Sloot告诉媒体。

  Elsevier官方发言人强调:“尽管我们做了最大努力,仍无法确认通讯作者或其他作者的真实身份,以及伪造作者身份的动机。鉴于电子邮箱地址无法追踪,标注为作者的人又声明无关,因此我们撤回该文。”

  但包括Ivan Oransky在内的多位学者并不那么买账Elsevier的声明。

  “这听起来就像我哥在对我父母解释,他包里的坏东西都是朋友的。”有留言称。

  还有评论指出,文章从接受到发表,学术期刊编辑会多次致信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确认相关细节和信息。“若通讯电子邮箱是伪造的,怎么联系?期刊编辑此前是睡着了吗?”

  还有人称,在一个影响因子接近6分的期刊,伪造作者身份、发表文章,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对于上述质疑,Elsevier并未给出更多解释。

  公号“杂志社主管”指出,伪造作者身份,一定程度是为增加论文的影响力,加快论文的发表。

  近年来,这一“令人窒息”的操作在学术界并不少见

  比如,2018年,PLOS ONE杂志即因“伪造作者身份”为由,撤稿一篇文章。文章第二作者、第三作者致信期刊出版社,均表示对论文不知情。此外,该文还有数据疑似造假。

  在期刊编辑的严格审核下,伪造作者身份要想瞒天过海,有多种途径。其中,以代签作者协议最简单。而伪造作者邮箱,使期刊编辑无法联系到被伪造的作者本人,则另一种是“出镜率”极高的手段。

  被撤稿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中国被撤稿的论文中,接近四分之三的稿件是由于学术不端而被撤回,其中剽窃最众,欺诈(编造、篡改结果)次之,虚假同行评议第三。撤稿数量与期刊影响因子之间存在负向而不显著的关系,不同类别的撤稿原因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影响力越大的期刊越少出现撤稿的情况。这样的期刊往往具备较为规范的审稿制度,同时也更珍视自身信誉。

  一些被多次撤稿的学者,其中5人被撤稿件超过20篇,10人被撤稿件超过10篇。超过5篇的学者多是由于欺诈、剽窃和虚假同行评议被撤稿,而这些稿件总量达到过去20年中国学者撤稿数量的36.57%。

  尽管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显著的增长,但是中国的学者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学术道德问题。中国学者对学术诚信的认识在过去二十年似乎未有显著的提升。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科教资讯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