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浅谈海尔冷链温度监控系统

2020.7.06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一、为什么要研发冷链监控系统?

 

目前疾控系统、血站、医院系统普遍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血液、试剂、疫苗的安全性,建立了符合实施细则的操作规范,但冷链设备的温度监控系统却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曾经发生的疫苗、血液质量问题触目惊心,冷链设备各个环节的温度监控势在必行。

 

我们时常能从媒体上看到温度敏感性药品、血液、疫苗因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冷链物流管理,而造成重大的人身事故、经济损失的新闻报道。如“山西高温暴漏疫苗事件”、“江苏狂犬病疫苗事件”等事件。在这些疫苗事件中,存在疫苗在发运过程中没有按冷藏要求运输的情况。疫苗冷链运输断链,造成疫苗失效。无一例外都带来了巨大了经济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

 

对此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来规范冷链供应链的管理。例如:1、2005年4月19日,国务院也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2010年6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好2010年全国预防接种工作,加大对疫苗生产和批发企业的监管力度,强化疫苗流通和冷链运转管理,保障疫苗存储、运输环节处于冷链之中。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经营疫苗或生物制品的企业,应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品种相适应的冷藏(冻)储存、运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对有温度要求的药品,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或冷藏措施;疫苗运输采用的冷藏车辆及冷藏(冻)箱,应能自动调控和显示温度状况;药品运输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将运输车辆作为药品的储存场所。计划免疫所用疫苗从生产、贮存、运输、分发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应有完好的冷藏设备,使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中,保证疫苗的功效不受影响。冷链的配套设备包括贮存疫苗的低温冷库、普通冷库、疫苗运输车、冰箱、冷藏箱、冷藏背包以及监控系统。

 

而现阶段我国还缺乏行之有效的食品药品冷链物流的管理方法,原有监测技术手段滞后是最大的技术瓶颈。现阶段我国技术手段的主要症结是:人工测量和纸面记录;无统一数据系统支持;实时性差、监管脱节;取证困难、无法确定责任;无法进行预警、损失率大等。由于血液制品、试剂、疫苗对于存储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任何温度的异常变化都可能给血液制品、试剂、疫苗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存储设备分布散、数量大、要求精度高,而人工又不可能每时每刻记录和观察温度变化,因此建立自动化的冷链设备温度集中监测、记录、预警系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二、目前正在为用户疫苗、血液等保驾护航的第三代冷链监控系统

 

由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冷链温度管理用的智能温度采集模块、智能温湿度采集模块、智能温度记录仪等一系列产品,通过先进的温度传感技术,在需要恰当的温度管理来保证质量的温度敏感性药品、血液、疫苗的物流管理和生产流程管理中,对产品的温湿度实时地管理。可以简单轻松地解决温度敏感性药品、血液、疫苗在流通、存储过程中的变质问题,实现温湿度实时监控、报警。最大限度的保证温度敏感性药品、血液、疫苗等产品的质量问题。

 

目前海尔冷链监控系统已经为全国大多数血站、血液中心、医院、疾控系统、各大高校科研单位、生物制药单位等保驾护航,实现了单位内部、单位外部、(省级、市级、县级)单位上下级联网温度监控,同时海尔冷链监控系统给用户带来以下价值:

 

1、通过对冷链设备温度的实时监控和历史记录的查询功能,解决了用户对冷链设备温度稳定性的担心;

 

2、通过冷链设备温度超温短信报警,让用户第一时间知道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血液、疫苗、药品的安全性,真正实现上班无忧、下班无忧;

 

3、通过冷链监控系统的报表统计分析功能,一方面解决了用户平时工作汇报因整理手工记录而带来的工作量大等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用户阶段性温度数据汇总难、汇总准等问题;

 

三、为什么要研发第四代冷链监控系统?

 

1、第三代冷链监控系统8个智能采集模块标配1个中继模块,而且智能采集的发射信号有限,中继模块的有效接收距离为50米左右,由于产品的局限性,致使用户采购、配置的成本提高;第四代冷链监控系统改变通讯协议,一个单位监控,只需一个网络集中器,通过无线连接多个采集终端,单独网络可以连接254个采集终端,集中器的有效接收距离接近3000米,无线网络具有智能组网、级联传输、智能路由选择、智能路由恢复等功能,打破第三代信号传输距离的局限性;

 

2、第三代智能采集模块不具备温度显示功能,用户称之为黑匣子,第四代冷链监控系统智能采集模块可以显示实时温度信息;

 

3、第三代智能温度记录仪仅具备短信发送模式,一旦量大了,即可产生很大的短信费用;第四代智能温度记录仪添加GPRS模块,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购。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