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关于16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的常见误差原因分析

2020.7.13
头像

qi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6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利用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和激光等测定物质 的吸收光谱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或分光光度技术,使用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

  16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常见误差原因分析

  1-1显色反应本身的误差

  不同的显色反应条件下,如有色物的稳定性、显 色剂的加入量、酸度、反应时间等,对分析结果均有 一定的影响。

  1-2仪器误差

  单色光不纯、仪器电压不稳、灵敏度过高或过 低,吸光度< 0 2或> 0 8造成结果不准确;长时间 使用后,吸收池污染带来偏差。

  1-3分析操作不准确或不熟练

  主要表现在仪器调零不准、吸收池选择不当、读数不准,甚至错误操作等。

  2应用技巧

  2-1放大或缩小倍数法

  放大或缩小倍数法即选择合适的吸光度测量范围,在不同吸光度范围内读数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误 差。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应选择在较适合的吸光度范围内进行测定。计算表明,较适宜的吸光度范 围为0 2~ 0 &如果被测溶液浓度过低,16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吸光度低于0 2可采用增加比色皿厚度的方法进行测定;如果吸光度超过0 S可在比色时尽量采用比较薄的比色皿。当然,这样测定出的数值一定要进行折算,计算式为:折算后吸光度=折算前测定值@标准比色皿厚度A目前比色皿厚度。

  文章链接:仪器设备网 https://www.instrumentsinfo.com/technology/show-3282.html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