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蛋白质组技术的研究进展(一)

2020.7.1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实施已改变生命科学的重心,在相当短的时期内,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已被测定.  1995年,流感嗜血杆菌基因组序列首次被破译,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近50个细菌的基因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这仅仅是理解有机物功能的一个起点. 在基因组时代,许多DNA序列信息仅提供相关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然而,对基因产物(mRNA和蛋白质)的理解是理解细胞生物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DNA序列信息不能预测:1)基因表达产物是否或何时被翻译;2)基因产物的相应含量;3)翻译后修饰的程度;4)基因剔除或过表达的影响;5)遗留的小基因或<300  bp的ORFs的出现;6)多基因现象的表型. 此外,mRNA水平的测量并不能完全揭示细胞调节;且蛋白质的样品较mRNA  稳定;蛋白质和mRNA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4~0.5,还存在转录后加工、翻译调节以及翻译后加工等.  故而,“基因组时代”的迅猛发展同时激起了人们对“后基因组时代”中蛋白质组研究的需求.

1 蛋白质组的含义

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先由Marc  Wilkins提出,指由一个基因组(genOME),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组的概念与基因组的概念有许多差别,它随着组织、甚至环境状态的不同而改变.  在转录时,一个基因可以多种mRNA形式剪接,并且,同一蛋白可能以许多形式进行翻译后的修饰.  故一个蛋白质组不是一个基因组的直接产物,蛋白质组中蛋白质的数目有时可以超过基因组的数目. 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处于早期“发育”状态,这个领域的专家否认它是单纯的方法学,就像基因组学一样,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化的稳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领域.  蛋白质组学集中于动态描述基因调节,对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水平进行定量的测定,鉴定疾病、药物对生命过程的影响,以及解释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  作为一门科学,蛋白质组研究并非从零开始,它是已有20年历史的蛋白质(多肽)谱和基因产物图谱技术的一种延伸.  多肽图谱依靠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和进一步的图象分析;而基因产物图谱依靠多种分离后的分析,如质谱技术、氨基酸组分分析等.


2 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 用于分离的双向电泳(2-DE)

蛋白质组研究的发展以双向电泳技术作为核心. 双向电泳由O’Farrell’s于1975年首次建立并成功地分离约1 000个E.coli蛋白,并表明蛋白质谱不是稳定的,而是随环境而变化.  双向电泳原理简明,第一向进行等电聚焦,蛋白质沿pH梯度分离,至各自的等电点;随后,再沿垂直的方向进行分子量的分离.  目前,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已能分离出10 000个斑点(spot). 当双向电泳斑点的全面分析成为现实的时候,蛋白质组的分析变得可行.

样品制备(sample  prepareation)和溶解同样事关2-DE的成效,目标是尽可能扩大其溶解度和解聚,以提高分辨率.  用化学法和机械裂解法破碎以尽可能溶解和解聚蛋白,两者联合有协同作用. 对IEF(isoelectric  focusing)样品的预处理涉及溶解、变性和还原来完全破坏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并除去如核酸等非蛋白物质.  理想的状态是人们应一步完成蛋白的完全处理. 近来,在“变性剂鸡尾酒”中,含14~16个碳的磺基甘氨酸三甲内盐(ASB14~16)的裂解液效果最好.  而离液剂2 mol/L硫脲和表面活性剂4%CHAPS的混合液促使疏水蛋白从IPG(immobilized pH  gradients)胶上的转换. 三丁基膦(Tributyl phosphine,TBP  )取代β-巯基乙醇或DTT完全溶解链间或链内的二硫键,增强了蛋白的溶解度,并导致转至第二向的增加.  两者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增加蛋白的溶解度,作为互补试剂会更有效. 在保持样品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可利用超离和核酸内切酶去除核酸(DNA).  除此之外,机械力被用来对蛋白分子解聚,如超声破碎等. 另外,添加PMSF等蛋白酶抑制剂,可保持蛋白完整性.  由于商品化的IPG胶条是干燥脱水的,可在其水化的过程中加样,覆盖整个IPG胶,避免在样品杯中的沉淀所致的样品丢失. 此外,低丰度蛋白(low  abundance protein)在细胞内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代表蛋白质组研究的“冰山之尖”,故分离低丰度蛋白是一种挑战.  亚细胞分级和蛋白质预分级、提高加样量(已达到1~15 mg级的标准)应用敏感性检测,可以提高其敏感性.  如一种多肽免疫2-DE印迹(MI-2DE)是利用几种单克隆抗体技术来分析和检测.提高组蛋白和核糖体蛋白等碱性蛋白(basic  proteins)的分离是另一难点.  由于碱性pH范围内凝胶基质的不稳定及逆向电渗流(EOF)的产生,对PI(等电点)超过10的碱性蛋白,通过产生0~10%的山梨醇梯度和16%的异丙醇可减少之.  亦可用双甲基丙烯酰胺来增加基质的稳定性. 

 2-DE面临的挑战是高分辨率和重复性. 高分辨率确保蛋白最大程度的分离,高重复性允许进行凝胶间配比(match). 对2-DE而言,有3种方法分离蛋白:
1)ISO-DALT(isoelectric focus)以O’Farrell’s技术为基础. 第一向应用载体两性电解质(carrier ampholyte, CA),在管胶内建立pH梯度. 随着聚焦时间的延长,pH梯度不稳,易产生阴极漂移.
2)  NEPHGE(non-equilibrium pH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用于分离碱性蛋白(pH>7.0).  如果聚焦达到平衡状态,碱性蛋白会离开凝胶基质而丢失. 因此,在等电区域的迁移须在平衡状态之前完成,但很难控制.
3)IPG-DALT发展于80年代早期.  由于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 IPG)的出现解决了pH梯度不稳的问题.  IPG通过immobiline共价偶联于丙烯酰胺产生固定的pH梯度,克服了IEF的缺点,从而达到高度的重复性.  目前可以精确制作线性、渐进性和S型曲线,范围或宽或窄的pH梯度. 新的酸性pH 3~5或碱性pH 6~11的IPG凝胶梯度联合商品化的pH  4~7的梯度可对蛋白质形成蛋白质组重叠群(proteomic contigs)从而有效分离.

分离后的斑点检测(spot detection)亦很重要.  所采用的检测策略和分离后所采用的方法的相互作用是很重要的.  此外,还需考虑反应的线性、饱和阈/动态范围、敏感性、对细胞蛋白群的全体定量分析的适应性、可行性.  目前,没有一种蛋白染色覆盖广泛的浓度和PI及分离后分析技术.  银染已成为一种检测2-DE的流行方法,可检测少到2~5ng的蛋白,因此较考马斯亮蓝R-250敏感.  多数糖蛋白不能被考马斯亮蓝染色,一些有机染料不适于PVDF膜. 放射性标记不依赖其代谢的活性,并仅适于对合成的蛋白质检测.  另有一种改良的2-DE(差异凝胶电泳),即应用两种不同的染料荧光标记两个样品,使在同一凝胶上电泳后的凝胶图象为两个,避免了几种2-DE的比较,可在纳克级进行检测.

较早期相比,2-DE有两个主要的进步:首先,极高的重复性使有机体的参考图谱,可通过Internet获得,来比较不同组织类型、不同状态的基因表达;其次,高加样量使得2-DE成为一项真正的制备型技术.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