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晶状体细胞培养特点和生长曲线

2020.9.01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晶状体是一个双凸透镜状富于弹性的透明体。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借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晶状体后表面的凸度大于前面,是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晶状体囊膜是在胎生期内有晶状体上皮细胞分泌的具有基底性质的胶原弹性膜,是一层无细胞的透明薄膜,完整地包绕在晶状体周围。前囊膜下一层立方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布从中央到赤道部附近,能不断分裂增殖推向赤道部,在赤道部逐渐延长,最后变成晶状体纤维。晶状体纤维是构成晶状体的主要成分。

1、组织块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在超净台中切开眼球,经后部取出晶状体,仔细截取晶状体前囊,将前囊皮剪成1mmx37℃的CO2培养箱内孵育,12-24h,当囊膜片及散落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贴壁后,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随后根据细胞的生长速度每3-4天换液一次。原代培养的细胞在培养瓶底长满融合后,用0.02%EDTA+0.25%胰酶消化后传代,以1:2或1:3的分种率传代。培养基为含200x103U/L、链霉素250mg/L及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

2、晶状体细胞的生长特点

原代培养的晶状体上皮在接种后2-3天即可见植片边缘有新生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这些新生细胞呈六边形或多角形镶嵌排列,围绕植片形成贴壁生长的单层细胞。细胞在接种2-3周后生长满融合即可传代。传代的细胞一般24h贴壁,1-2周长满融合成紧密排列的单层上皮细胞。

在细胞增殖的早期,植块周围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呈拉长的梭形,随着细胞数目增多,密度增加,梭形细胞变为多边形,而在增殖带的外围。细胞以及较大,形态不规则且排列比较稀疏。中央区晶状体前囊膜、赤道前区晶状体前囊膜、赤道区晶状体前囊膜3个上皮细胞在培养后其形态特征无明显差异。

3、新生小牛、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特点

在24-48h有上皮细胞自囊膜片生长移出。培养的小牛、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约需6-10天发生融合长满瓶底。经消化后按1:2传代的小牛、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迅速,约3-4天细胞可达融合,融合后的细胞呈多角形、椭圆形,大小基本一致。传代第3代,小牛兔晶状体上皮细胞虽生长迅速,但部分细胞形态已呈现出梭形的成纤维细胞的外观,至第5代大部分细胞形态都发生了如此改变,胞内可见网状结构,第6-7代时,细胞生长缓慢,胞内网状结构增多,出现空泡样改变。第8代时,生长特别缓慢,胞内网状结构及空泡样改变明显增多。

4、胎儿、成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特点

胎儿在24-48h就有上皮细胞自囊膜片生长移出,而成人在40-72h才可见有细胞子囊膜片生长移出,外观呈芽孢状,近囊膜片处细胞生长密集,呈多角形。远离囊膜片处细胞生长稀疏,胞体延伸。培养的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约需9-12天发生融合长满瓶底,成人约需11-14天;传代的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稍有所缓慢,约6-8天细胞发生融合,不同年龄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更加缓慢,但形态一致,约需7-14天细胞才达到融合。胎儿和不同年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传代至第4代才可见细胞梭形改变,在第6-7代胞内也可见有网状结构及空泡样改变,第8代时,细胞发生衰老。

5、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长期培养观察

原代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约经10天培养后发生融合,不给于消化传代,每隔2-3天换液一次继续培养,细胞生长逐渐密集,呈现复层样生长,培养至6周时可见有细胞呈同心圆环绕的小球状结构的形成,小球体内无细胞成分,Gimsa染色呈粉红外观。

6、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曲线

根据对小牛、兔、胎儿第2代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计数,绘制出各自的生长曲线,并求出各自的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24h、24.5h、26h;第2代3种不同年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各自的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29h、32h、33.5h。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供体的年龄与细胞倍增时间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r=-0.996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