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毕业、求职、评基金与职称时,共同一作到底被认可吗

2020.9.07
头像

coconut

天道酬勤

  提到共同第一作者,这些年在科研圈徜(zhua)徉(kuang)的老铁们恐怕都有话可说。无论评奖评优加分、还是硕博毕业要求,无论高校求职,还是职称评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共一”的洗礼。

  随着国内学术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共同第一作者的定位和评价开始出现分歧:部分单位在人才招聘和职称评定的过程中,弱化“共一”与“一作”的区别,也不乏有严格认定的学校质疑“共一”的含金量。

  那么,在具体评定的过程中,究竟认不认可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和价值呢?这就涉及到3种情况,我们来进行分类讨论。

  研究生评奖及毕业。

  在硕博求学阶段,以“共一”身份发表的论文成果相对认可度较高。尚处于“青铜”“白银”级别的研究生,无论从资源渠道、还是科研能力来看,都很难以独立第一作者的署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稿,因此出于鼓励和激励的考虑,即使是SCI的共同第一作者,也实属难得。

banquan18.jpeg

banquan18.jpeg

banquan18.jpeg

banquan18.jpeg

banquan18.jpeg

  求职高校、科研院所

  随着高校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各用人单位对于教师、科研岗位的学术要求也在提档。通过检索青塔人才网发现,以理工科为例,有关论文署名的要求从“以第一作者在国内TOP期刊上发文”进化到“以第一作者在SCI上发文”,这样的变化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信息点:一是论文的评价标准在提升,二是隐藏着“共一”也能满足申请条件。这样其实是变相提升着入选面试的几率,毕竟以“共一”身份在SCI上发表成果的概率有时候还要高于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当然,影响你能否顺利上岸的,更重要的是期刊层次、论文质量和综合素质。一言以蔽之,在向高校、课题组或科研院所求职的过程中,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展现成果的简历材料,是能够被认可的,但含金量不足以确保你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职称晋升评定

  如果说在校评奖评优、踏入高校求职门槛还可以凭借共同第一作者“续命”,那么涉及职称评定的时候,“共一”的作用就削弱了。毕竟高级职称科研成果的“纯度”,也是重要衡量指标。在评审规则中,有些顶尖高校人事处给出的明确要求是,第一作者只认可1个人,不能两个人同时享受第一作者的加分,这意味着“共一”是无效的;还有些单位按照SCI分级,只认可A5B4C3D2范围内的共同第一作者;普通重点高校则常常会设置权重系数来判定加分多少,以此控制“共一”泛滥的情况。也许有人会诟病这一不成文的规则,但正因为如今“署名送人情”的例子太常见,一些“牛人”把署名当成礼物,送领导、送配偶、送同门师兄弟……即使对研究完全没有贡献的人,仍被列为作者。

  当SCI的共同第一作者异化为“鸡肋”存在和“灌水”工具,当“共一”的利益属性大过科研属性,这种承认其合法地位、但弱化其含金量的“认可而不认同”便不难理解了。

  署名需谨慎

  说了这么多,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共同第一作者、又怎么避免在“共一”上栽跟头呢?

  从捍卫自身劳动成果的角度来看,署名要慎重,如果是多人合作完成,又确定自己是最高贡献度,共同一作也要争取前置位,切勿随意作资源置换。研究生主要完成的工作,导师可以出现在通讯作者的位置,这点无须担心。

banquan18.jpeg

  从维护他人劳动成果的角度来看,如果合作伙伴确实对文章有直接贡献,必要的共同第一作者务必要如实填写。在刚刚结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会后,一位评审专家就特别指出:共同第一作者不做标注、或擅自调换顺序的,无论内容多高级,直接“斩立决”。这是学术诚信的重要体现,关乎底线和伦理,因此在署名时,要做到真实客观、反复核对,把有直接贡献的研究人员都列在其中,这是学术界的“潜规则”

  而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想打擦边球、蹭个成果,那么“潜规则”很有可能会让你无处藏身、自毁未来。


青塔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