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红外测温的相关理论原理是怎样的呢?

2020.10.19
头像

qi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

   就会不断的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75μm~100μm的红外线。

   他的特点是在给定的温度和波长下,物体发射的辐射能有一个值,这种物质称为黑体,并设定他的反射系数为1;

   其他的物质反射系数小于1,称为灰体,由于黑体的光谱辐射功率P(λT)与温度T之间满足普朗克定。

   说明在温度T下,波长λ处单位面积上黑体的辐射功率为P(λT)。根据这个关系可以得到相应的的关系曲线,即可的出:

   (1)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的辐射能量越强。

   这是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单波段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依据。

   (2)随着温度升高,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向左),并且满足维恩位移定理,峰值处的波长与温度T成反比,虚线为处峰值连线。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为什么高温测温仪多工作在短波处,低温测温仪多工作在长波处。

   (3)辐射能量随温度的变化率,短波处比长波处大,即短波处工作的测温仪相对信噪比高(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

   测温仪应尽量选择工作在峰值波长处,特别是低温小目标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