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20多位院士一致支持:新增“行星科学”一级学科!

2021.1.07

2019年1月6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工作的第3天,每一秒都在刷新人类探月的历史。这一天的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11次会议,评审通过了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方案,20多位院士一致支持设立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并决定启动学科的培育工作。

2020年12月8日,国科大决定将行星科学一级学科转入正式建设阶段。这一天,天问一号在太空中已经飞行了3.6亿公里。9天后,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壤样品回到地球。

2021年1月6日,国科大的行星科学一级学科两岁了。一个月后,天问一号即将入轨火星。

今天,回顾两年的发展历程,呼吁设立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积极布局学科建设,国科大做了一件应该做、也只有国科大能做的事情。

行星科学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

为了追寻答案,人类开启了深空探测,用尖端的技术构筑起庞大浩繁的工程,将人类的感知拓展延伸到宇宙中的其他天体。

一批极具热情又富有想象力的科学家,将这些感知的经验融入人类的知识体系,为我们指明未来的探测方向。由此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这就是“行星科学”

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地球科学和天文学为根基,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传统支柱学科,又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甚至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深空探测相辅相成,目的是要探索行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追寻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推知整个宇宙的历史和规律

如今,深空探测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深空探测工程成就举世瞩目,一个新的深空探测大国正逐渐崛起,而行星科学人才培养却尚在起步

中国深空探测的迅猛发展对行星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深空探测大国,在迈向比肩美国的行星科学强国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出一条中国行星科学的建设之路必不可少。

从国家战略需要出发,应时而立行星科学一级学科,这正是国科大做出的前瞻性的布局。

宇宙最强高校联盟

2019年7月2日,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10位院士、50多位校长院长,以及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家航天局的相关负责领导出席见证。

这个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牵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27家单位联合发起的行星科学联盟几乎汇集了中国行星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甚至被媒体成为“宇宙最强高校联盟”

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是一个有着四十多年辉煌历史的学院

它曾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十八位博士之一,中国第一位地球物理学博士徐文耀研究员;培养出国科大前任校长丁仲礼院士及大批专家学者。

这是一个科教融合学院,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承建。这个研究所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的官办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之一。“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提出者赵九章和技术负责人钱骥都来自这个研究所。

它培养出了中国首位行星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万卫星院士生前在这个研究所建设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行星科学研究队伍——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2018年2月8日,国科大地球科学学院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更名,即是国科大建设行星科学的决心。

蔚然成风

国科大之前,中国的行星科学人才培养近乎空白。国科大之后,行星科学学科培育在中国高校已是蔚然成风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的成立,得到了全国其他高校的热烈响应,先后有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大学加入。目前,联盟成员已经由27家单位扩展至32家,其他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2020年7月23日,依托中科院鸿鹄专项,地质地球所与青海省签署共建协议,建设中国首个地基行星光学遥感观测基地——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预计可在2021年与“天问一号”探测器进行联合探测。同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行星科学实习基地协议签订

2020年8月27日,青海省副省长张黎一行访问地质地球所,双方商定共同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同日,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与青海民族大学交流,青海民族大学决定建设天文与行星科学学院,开展行星科学学科建设。

2020年9月3日,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的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双一流周期建设总结的十个典型学科建设案例,提交给教育部。

2020年9月8日,依托相关学科,地质地球所首次招收的行星科学各研究方向10名行星科学新生正式入学,其中包括行星空间物理学5人,比较行星学1人,天体生物学2人,行星内部物理学1人,行星化学1人。

2020年9月19日,成都理工大学宣布,在全校范围内开始招收“2020级行星科学英才班”,彰显了中国相关高校对行星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视。

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学术传承,发起于科学家报国的初心。国科大行星科学两年的建设与发展,最终成为了各相关高校的共识

2019年1月12日,嫦娥四号实现人造航天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美国和前苏联都没实现的伟大壮举,由中国人完成。

“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为了支撑中国“深空探测”的国家战略,未来,还需要千千万万有着太空梦的年轻人加入行星科学研究的队伍之中。

响应国家建设需求,应时而立行星科学一级学科,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高校,已经走在路上。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