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BLT小课堂丨植物蛋白互作技术(一)

2021.2.23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植物蛋白互作技术

我们的世界物种多种多样,而与我们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科技的进步,人类在逐步揭示自身基因真相的同时,也在不断探寻植物基因的种种功能。其中,蛋白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在植物学相关研究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目前,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常用方法主要包括:酵母双杂交技术 (Yeast Two-hybrid, Y2H)、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免疫共沉淀技术(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等,以及近几年来逐步应用到的萤火虫荧光素酶互补技术(Firefly 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面对众多的技术,您是否也苦恼过,到底哪种技术更加适合我的实验呢?要选择哪些技术相互搭配才更加高效呢?面对这一连串的疑问,不要惊慌,今天小编准备了一篇技术简报,一起了解一下各类蛋白互作技术。
 


 


酵母双杂交技术(Y2H):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将待研究的两种蛋白质分别克隆(融合)到酵母表达质粒的转录激活因子的DNA结合结构域(DNA-BD)和转录激活域(AD)上,通过2 个结构域的结合,从而调控目的基因的转录过程。这两个结构域分开时仍分别具有功能,但不能激活转录,只有当被分开的两者通过适当的途径在空间上较为接近时,才能重新呈现完整的转录因子活性,并可激活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UAS)的下游启动子,使启动子下游基因得到转录。

优点:

  ① 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实验成本较低;

  ② 可快速、大量筛选蛋白互作组;

  ③ 灵敏度高,可检测存在于微弱或暂时蛋白相互作用。

缺点:

  ① 自身转录蛋白往往会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② 蛋白过量表达时对酵母产生毒性,使得酵母无法正常生长;

  ③ 无法检测细胞核外的蛋白互作。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片段互补技术,是指将荧光蛋白多肽链切开并形成不发荧光的 N-和 C-末端2个多肽片段。当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时,2个片段重新构建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荧光蛋白分子,即可产生荧光。

优点:

  ① 灵敏度高,直观可视;

  ② 可以对在动物、植物和细菌等不同的宿主细胞中蛋白进行定位和互作强度分析;

  ③ YFP,RFP等荧光标记选择多样。

缺点:

  ① 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片段之间的互补;

  ② 有时2个不发光的荧光片段会发生自发融合的情况,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