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检验的十个知识点

2021.3.2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抗凝血酶Ⅲ的抗凝机制:肝素与AT-Ⅲ结合,引起AT-Ⅲ的构型发生改变,暴露出活性中心,后者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FⅩa、FⅫa、FⅪa、FⅨa等以1:1的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

2.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PL不仅降解纤维蛋白,而且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PL降解纤维蛋白原产生X片段、Y片段及D、E片段。降解纤维蛋白则产生X,、Y,、D-D、E,片段。

3.荧光免疫技术常用的荧光色素:

①异硫氰酸荧光素,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②四乙基罗丹明,呈橘红色荧光。③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呈橙红色荧光。④藻红蛋白,呈明亮的橙色荧光。

4.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目前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应用最广泛的标记用酶。

5.邻苯二胺(OPD)被认为是HRP最为敏感的色原底物之一。

6.四甲基联苯胺(TMB):TMB是一种优于OPD的新型HRP色原底物。已成为目前ELISA中应用最广泛的底物。

7.吖啶酯是目前常用的直接标记发光剂。

8.免疫组化最常用的制片方法有冷冻和石蜡切片。首选的制片方法是冷冻切片。

9.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Ficoll分离液可作为常规的淋巴细胞分离液,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其分布由上到下依次为: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粒细胞层和红细胞层。

10.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FⅠ、FⅤ、FⅧ和FⅩ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