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是如何工作的?

2021.3.2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1)黏附功能: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Ⅰ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合物。

(2)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Ca2+。

诱导剂主要有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等。聚集机制:在Ca2+存在条件下,活化的血小板通过GPⅡb/Ⅲa复合物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发生聚集。血小板聚集分为:第一相聚集,指外源性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反应;第二相聚集,是由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诱导剂引起的聚集反应。

(3)释放反应:在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贮存颗粒中的内容物通过OCS释放到血小板外的过程称为释放(分泌)反应。参与释放反应的因素有诱导剂、Ca2+和完整的骨架系统。

(4)促凝功能:包括PF3的促凝活性;接触产物生成活性(contact product-forming activity,CPFA);胶原诱导的凝血活性(collegen induced coagulant activity,CICA);α颗粒中凝血因子的释放等。

(5)血块收缩功能:血小板具有使血凝块收缩的作用,血凝块的收缩,有利于伤口的缩小和愈合。

(6)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小板能充填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造成的空隙,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过程,故能增强血管壁的抗力,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