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凝血测试的临床意义及用药指导(一)

2021.4.2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开展凝血实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血疾病(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血栓于止血不仅涉及基础医学,且与多个临床学科(包括血液科呼吸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经科妇产科普通外科)的疾病密切相关;

1 所有手术前检查:外科手术(普外、骨外、妇产、五官、心脏等手术)检查病人的出凝血机能,以免术中发生危险。

2 监测抗凝及溶栓治疗:如换瓣手术后、肝素治疗、口服抗凝剂(华发令、香豆素等)减少临床治疗出血发生率。

3血栓前状态监测: 心肌梗塞、静脉血栓。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先天及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6各类肝脏疾病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所致的出血倾向

7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所致的出血倾向。

8动脉粥样硬化。

9中医活血化淤的诊疗研究。

凝血测试项目的临床意义

一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正常参考值:12-16秒。

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还可作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检测。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延长:>3秒

①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

②先天性外源凝血因子Ⅱ、V、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

③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DIC消耗性低凝期、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 缺乏。

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剂、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剂。

缩短:①DIC早期呈高凝状态

②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其它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及血管损伤等)

③口服避孕药

④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

监控:抗凝治疗监控:口服抗凝剂“华发令”,预期值约为参考植的2倍。PT活动度参考值为75%-120%,降低到<40%可能有出血倾向

PIR参考值:1+0.15,PI延长至正常对照2倍时,PTR约增至2

INR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8-1.5用药维持范围2.0-4.0。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