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血常规检验二三事

2021.5.06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血常规检验,是我们常规检验中开展最多的检验项目,虽然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但其检测也会受到众多因素干扰,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下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一、我们首先来说说,血常规检测中血标本最常遇到的问题。

1.标本采样量少,常见的EDTA紫帽管要求2ml血样,如果血样量太少会造成抗凝剂对血标本的稀释,结果不准确。这种情况要按不合格标本退回。

2.血样抽凝,一般常见的凝块较小,可在帽里或者管壁上亦或者要用吸管吸才会发现,此类不合格标本,必须重抽才可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冷凝集问题,明显的冷凝集,标本管壁上可见细沙样颗粒,若不明显,滴于玻片上,可见有细小颗粒,血涂片,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聚集。

正常人血清中可含有低浓度的冷凝集素,支原体、EB病毒感染及某些肿瘤可导致其滴度明显升高。冷凝集素几乎均为IgM型,对人红细胞Ⅰ类抗原有特异性,引起冷凝集。对于支原体肺炎和某些含冷凝集素的患者,血清中常含有较高滴度的冷红细胞凝集素,能与患者自身红细胞在低温下产生凝集现象,干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主要表现为RBC、HCT假性降低较显著。此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冷凝集素使红细胞聚集后,一并通过计数小孔,引起脉冲增大和实际通过小孔的数目减少,因此导致红细胞计数减少。

实际操作中,有些标本冷凝集不明显,可根据Hb、RBC比例明显不符筛查出来。冷凝集标本一定要引起重视,科学处理,一般常用解决方案如下:

(1)对于低效价标本,标本置于37℃水浴箱孵育30min,可见凝集颗粒消失,混匀后,立即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测定,红细胞直方图和结果恢复正常。

(2)置换血浆,低效价、高效价标本皆可用,即用37℃生理盐水对标本进行3次洗涤,等量置换血浆,然后混匀后上机测定。此方法的弊端是容易洗掉部分血小板,所以血小板计数取直接测定数值。

(3)将标本用温稀释液稀释2—4倍,上机操作或用传统的计数板法计数。(此种方法不常用,一般常用前两种方法。)

二、对于血标本来说,以上的几种情况较为常见,接下来,我们来简单说一下,实际工作中血小板常见的假性增高或减低的几种情况。

血小板是血球中最小的成分,因血小板易聚集,影响因素较多。

1.血小板假性降低,一般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标本抽凝,检查标本看是否有凝块,可用吸管吸一下,会更易发现,若有凝块,必须退回重抽。

(2)EDTA诱导聚集,此种情况下推片镜检可见血小板聚集。这种标本是由于EDTA抗凝剂可使血小板表面的膜糖蛋白GpⅡb/Ⅲa暴露,改变了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结构,使其可以与血浆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此时对于血小板计数及其相关参数的检测可采用枸橼酸盐抗凝剂血进行操作。

(3)大血小板,推片镜检可见血小板体积偏大,超过电阻抗法血小板体积上限,因此血小板计数会漏掉这些大血小板,此时可开启光学检测通道对血小板进行复查。

对于血小板镜下的估算复核,可根据镜下血小板分布情况,初步评估仪器血小板结果,选择血片中分布均匀,无异常聚集的区域,大致估算血小板数量。油镜下1个血小板相当于(10-15)×10^9/L血小板。

当然,血小板假性减低的情况,都可以采用直接采血后,打入稀释液,在计数板上手工计数。

2.血小板假性增高,一般不易察觉,常见情况可见于小红细胞增多、红细胞碎片等。可用光学检测纠正或用血小板稀释液在计数板上手工计数。

看似最普通、最简单的血常规,却有着太多干扰因素,重视和坚持做好分析和质量控制工作,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必要保障。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发现结果异常时,立即查明原因,排除干扰,为临床提供最准确可靠的结果支持。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