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与流程(二)

2021.5.27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②.采集血样

A)采血护士资质:采集血型和交叉配血血样,护士要求必须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进修护士不得进行。

B)明确患者用血申请,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信息。

C)准备采血材料,并明确以下内容:正确的标本量;正确的容量;正确的标识: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采血日期、采血者签字。

D)采集血过程:确保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正确核对患者;正确的给血样试管贴标签:血样采集后在床边给血样标签,而不应该事先贴好标签或到办公室后贴标签;第一次输血应同时采集输血前四项检测血样。

E)采样完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及有无凝固和溶血,核对无误后送输血科,并进行护理记录。

F)质量标准要求:正确完整的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一致;正确的核对采血过程,不能在输液处采集血样;标本无凝固和溶血;正确的记录。

③.送收血样

A)送血样人员必须是医护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

B) 血样送到输血科后应由送血人员和输血科人员一起核对以下信息:血样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核对查看申请单、血样标识的完整性;血样标本量、有无凝固和溶血;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

C)有以下情况,输血科将拒绝收血样:血样标识不完整;血样无标签;标本量不足;血样质量有问题。

D)质量标准要求:血样标本信息完整无误;血样标本质量符合要求及采集量正确。

④.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A)输血科进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人员,必须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检验人员和经过培训且合格的医护人员。

B)患者血样必须常规进行ABO正反定型、Rh(D)定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

C)认真核对受、供血者血样及申请单信息。

D)交叉配血必须使用抗人球蛋白方法进行。

E)交叉配血单发出时必须两人复核签字,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报告。

F) 复核是由他人对检测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的签名核实工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完成,并进行再次核对无误后,检测者与复核者签名。

G)质量标准要求:受血者的血液标本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核对血样与申请单信息一致无误;按操作规程及要求配血;复核人员认真核对无误后,签字记录。

⑤.取发血液

A)取血人员:必须为医护人员,严禁由患者家属取血。

B)发血时,由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以下项目: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单;供血者血袋、供血者编号、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及血块、血袋有无渗漏等;核对无误后,输血科人员和取血人员各自逐行填写好相关内容,发血者与取血者双方签字。

C)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的,一律不得发血: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振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层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

D)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E)质量标准要求:核对申请单及配血单信息正确无误;核对血型正确无误;检查血液质量无异常;经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

⑥.护士输血前核对

A)治疗室核对内容:血液取回后,主班护士与另一护士在输血前核对患者资料及血袋相关信息的确认,包括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记录、供血者血袋号、供血者编号、血型、血液类别、血量、有效期、血液有无溶血变质、血袋有无渗漏,确认无误后将血液送到床边准备输血。

B) 床边输血核对内容提要:输血前,再次确认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并与申请单及血袋标签再次核对,清醒患者确认、血型确认,对昏迷患者必须进行输血申请单、床号、腕带或其他标识的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C)质量标准要求:必须双人核对无误(受血者资料与血袋资料、配血记录);床前核对确认,确认受血者身份、血型无误。

⑦.输血过程及记录

A)确认核对无误后,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滤网孔径为170um,总有效过滤面积为24-850px2,可以滤除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中可能存在的聚集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等)进行输血。

B)血液输注前从冷藏箱内取出的血液,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血液成分输注的时间限制见表2-13。

表2-13 血液成分输注时间限制表(每袋)

—————————————————————————

项 目 开始 结束

全血/红细胞 离开冰箱后30分钟以内 3小时以内(室温过高则需要在更短时间内结束)

浓缩血小板 和冷沉淀 立即 20分钟以内

新鲜冰冻血浆 30分钟以内 20分钟以内

——————————————— ——————————

C)输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D)输血前后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完后,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应该至少12小时更换一次。如温度很高,其更换频率应该更高。如果输血的时间跨度为12小时,通常每输4个单位血液更换一次。

E) 血小板浓缩液,应该使用注射用生理盐水预冲过的输血器或血小板输血器。

F)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输血前15分钟要慢,2ml/min,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一般情况为5-10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1-2ml/min,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输血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30-50ml血液时,必须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主管医师及时诊治,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必要的原因调查。

G)一般情况下,输血不必加温血液(但大剂量输血、新生儿换血治疗及有冷凝集的患者输血要加温输血)。

H)输血后,用血科室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

I)有输血反应者,医护人员逐项填写输血反应调查表报送输血科。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负责医师将输血情况记录在病历中。

J)输血完毕后,输血申请单放进病历中保存。

K)输血记录内容:输血日期与时间(开始、结束时间);病人检验项目的基本内容;输注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袋数;输注的量;血液制品编号、血型;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L)输血完毕一天后做相关检查,并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记录在病志中。

L)质量标准要求:床边核对无误后,先慢后快,监护输血全过程;输血完毕后,记录输血过程并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输血护士签字。

⑧.输血信息反馈:建立输血反应信息反馈报告机制

A)所有严重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必须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告,以供登记、调查、随访、追溯。

B)有输血反应的患者,按输血反应相关流程处理与调查,认真记录反应处理过程,填写反应调查表,上报输血科或血站。

C)输血科应认真调查输血反应原因并记录,然后给予正确的反应评估报告。

D)对调查评估结果及采取的纠正措施予以记录。

E)质量标准要求:按输血反应程序,填写调查报告单,上报输血科;输血科将调查评估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并记录,提供纠正措施并记录;对有输血反应者,应填写输血反应调查表,无反应者只进行输血记录即可。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