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加强输血科(血库)监管力度,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2021.5.31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自2006年开始,卫生部将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作为全国血液管理工作的重点,大连市卫生局为进一步健全我市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于2006年组织建立了“大连市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大连市血液中心为主任委员单位,承担主要工作任务。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辽卫函字(2008)390号文件《关于加强血站区域性中心储血室和固定采血点管理工作的通知》、大卫医发(2006)17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通知》精神,加强对我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保障用血安全,大连市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制定输血科(血库)建立标准,提供行政监督依据
 
制定了大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明确了标准的制定依据和目的,该标准在科室设置部分规定了输血科(血库)人员、房屋、仪器设备和功能要求;同时要求工作岗位职责、相关制度要明确,规定了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要求等,使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和行政监督有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二、加强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岗前培训,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根据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为提高输血专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建立了大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上岗准入制度,规定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必须固定且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从事本岗位工作。受卫生局医政处委托,大连市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了“大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人员岗前培训班”, 分别从临床输血相关法规文件、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诊治、输血科质量管理、审批用血程序和优待用血政策、血液的入库、贮存与发放、医院输血计算机管理、输血前检验及实例分析、输血相关血液免疫学检验技术、合理用血与成分输血10个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为达到培训目的,从课程的设计、教师的选配、班次设置和考核评估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精心安排;从培训效果评估来看, 来自市、县80家用血单位258名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了相应的培训合格证,参加培训学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实现了培训班的预期目标。
 
三、建立大连市输血科(血库)血液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方案,提高实验室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水平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参考AABB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方案, 为了解大连市输血相容性检测现状,规范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 提高检测质量,设计了大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 输血相容性检测考核评价方案, 并在全市开展了此项工作,对ABO正反定型和Rh(D)血型测定、受血者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检测方法建立了实验室考核方案;对影响检测质量的标本、检测方法、试剂、操作过程及结果分析等诸多因素进行评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通过这种回顾性评价,建立实验室间的比对,协助各用血单位识别实验中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实验室安全。同时建立标准化实验室,为从事输血工作的同行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基地”,并提供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等工作的技术支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四、坚持大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工作例会制度,加强血液中心与医疗用血单位的交流
 
每年召开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工作例会4次,每季度末定期召开一次,探讨血液安全和血液质量存在的有关问题,并建立经验专题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及时传达国家卫生部有关临床用血方面的相关要求,总结前期工作,公布下季度工作任务和重点,使工作例会起到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桥梁作用,加强了血液中心与医疗用血单位的交流,促进了用血安全。
 
五、加强和完善大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工作的质量管理,建立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临床输血管理质量体系,包括〈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监督指导制度〉、〈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例会制度〉、〈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岗前培训规程〉及《区域性中心储血室管理程序〉等,将临床输血督导检查制度、例会制度、培训教育等相关内容纳入质量体系管理中,并在实施过程中得到持续改进,使临床输血管理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根据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制定了《大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及临床用血考核办法和检查标准》,依据该标准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工作监督和检查,每年对全市73家医疗机构个80个输血科(血库)分别从房屋、设备仪器、输血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培训、质量管理文件、用血管理、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用血合理性等方面分二次进行督导检查,提出不规范内容并进行了现场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人员培训、实验室安全、用血管理、输血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以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等方面更规范、更标准。同时按照该标准对督导检查单位实施有效的科学评价,并将督查结果及时上报市卫生局。
 
六、建立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备案制度,完善档案管理
 
大连市输血质控中心坚持完善了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备案制度。在2007年市卫生局对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完善了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管理档案,对其机构、人员、房屋和设备等情况进行动态检查并备案。将历年检查和复查的结果归档,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输血质量状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规范管理。
 
七、完善和改进“大连市医疗机构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确保输血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输血信息的网络化管理,是我市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重要举措。截止今年底,全市由市血液中心直接供血的医疗单位与市血液中心全部实行了联网管理,由区域性中心储血室供血的医疗单位,由于软件问题,实行输血信息的网络化单机管理,现正准备软件更新,全部实现联网动态管理。
 
八、加强区域性中心储血室管理,保证辖区临床用血安全
 
根据辽卫函字(2008)390号文件《关于加强血站区域性中心储血室和固定采血点管理工作的通知》,大连市血液中心将区域性中心储血室纳入中心质量体系文件管理,每个区域性中心储血室培养了一名内审员,明确职责和权限,制订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中心分别到各个储血室现场督导文件的实施和管理,保证了区域性中心储血室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不断完善和持续提高。同时规范了中心储血室与血液中心的血液调剂制度,使中心储血室血液库存量趋于科学合理,减少了不必要的血液调剂。
 
通过以上一系列管理措施,初步完善大连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管理体系,使大连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在人员、设备、原辅材料、管理文件、环境、信息和监督检查等方面规范化、标准化。即由行政负责组织监管,行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提高了行业管理效率,促进输血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临床科学、合理及安全用血保驾护航。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