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表面分析技术

2021.6.03
头像

xujinp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固体表面附近的几个原子层内具有许多与体内不同的性质(如化学组成、原子排列、电子状态等等)。

  在表面附近,由于垂直于表面方向的晶体周期性发生中断,相应的电子密度分布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空间突变的二维区域。材料的许多重要物理化学过程首先发生在这一区域,材料的许多破坏和失效也起源于表面和界面,例如金属表面氧化、腐蚀、磨损、粘接、润滑以及金属材料的脆性、断裂等均与表面或界面的特性有关。同时,由于这一突变区的存在,使材料表面产生许多新的物理化学性质。

  图片

  基于此, 世界各国通过各种处理方法使材料表面某种(些)特性突出, 或制造具有特殊性质的薄膜来改造材料或器件的功能,使之成为研制开发新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表面分析技术随之发展起来。

  为有效进行物质表面分析,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系列物质表面分析的探测和显微镜技术相继出现并日臻完善,为表面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其基本原理是用一个探束(光子或原子 、电子、离子等)或探针(机械加电场)去探测样品表面,并在两者相互作用时,从样品表面发射或散射电子、离子、光子及中性粒子(原子或分子)等。检测这些粒子的能量、质荷比、束流强度等就可得到样品表面的各种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的特点,表面分析可大致分为表面形貌分析、表面成分分析和表面结构分析三类:

  1.表面形貌分析指“宏观”几何外形分析,主要应用电子显微镜(TEM、SEM等)、场离子显微镜(FI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如STM、AFM等)等进行观察和分析。

  2.表面成分分析包括表面元素组成、化学态及其在表层的分布(横行和纵向)测定等,主要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电子探针、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离子散射谱(LSS)等。

  3.表面结构分析指研究表面晶相结构类型或原子排列,主要应用低能电子衍射(LEED)、光电子衍射(XPD)、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

  由于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均有所不同,因而从不同层面给人们提供了认识微观世界的手段。

网络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