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复查血小板时,这几个因素需特别考虑

2021.6.05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为了避免误诊,判断错误,血小板减少者(包括检验医者)在复查血小板数值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一、仪器、试剂的因素

  当血小板聚集成较大颗粒时,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去辨别颗粒性质,致使多个血小板被当成单个计数,或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使血小板计数减低。

  二、抗凝剂因素

  由于“血小板卫星现象”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可采取草酸胺法血小板计数纠正,有文献报道用橘掾酸盐抗凝可消除此现象。

  三、标本采集、储存的因素

  血液标本采集后,最好放置 15~30min, 因为血小板离体后,其形态立即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形成丝状伪足,数个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其体积一般和淋巴细胞大小相似,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随着时间延长,这种假性聚集就会发生解聚。

  四、小红细胞增多或巨大血小板增多的因素

  当体积<70fl的小RBC居多时,部分极小RBC会计入血小板数,引起血小板假性增高。

  这种现象在使用电阻抗法原理计数的仪器中易出现,因为血小板和RBC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体积大小来识别,小RBC的脉冲信号可能被视为血小板信号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同理,当血液中巨大血小板增多时,也会使血小板计数减少。

  五、脂类与蛋白聚集体的影响

  脂类与蛋白的聚集体,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可促进血液高凝状态,使凝固因子活性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纤溶性降低,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