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血小板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如何之二

2021.6.0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寿伟玲、范连恺、张时民主任:血小板聚集试验在一些出凝血疾病、心脑血管病的诊断,特别是用药治疗监测等方面非常有重要,因此在综合性医院,相关专科医院都有应用价值。值得向临床宣传,推广应用。本文就其检测原理、方法、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简要解答。

血小板聚集试验(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PAgT)是最常用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反映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ADP、花生四烯酸、胶原、瑞斯托霉素、肾上腺素等)作用下发生聚集变化的动态过程。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光学比浊法(LTA)和阻抗法。

Born于1962年首次应用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是最经典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目前常做为诊断研究的金标准。其原理为磁力搅拌条件下,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诱导剂,血小板发生聚集,PRP浊度发生变化,光电池将光浊度变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计算可获得不同诱导剂下的血小板聚集率。

阻抗法检测原理为在全血样品杯中插入一对铂电极,当全血中的血小板在诱导剂作用下发生聚集时,可覆盖在铂电极表面,导致电阻抗的改变,后者变化与聚集程度有关,电阻抗的改变可转换为聚集曲线从而计算出血小板的聚集率。

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对出血性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血栓性疾病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可对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波立维等)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见于高凝状态、血栓前状态和血栓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晚期妊娠等。

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见于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血小板综合征、贮存池病、May-Hegglin异常、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硬化、尿毒症等。不同诱导剂可产生不同类型的血小板聚集曲线,不同血小板功能缺陷病对各种诱导剂的反应不同,血小板聚集试验可对血小板功能陷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1)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病):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肾上腺素等诱导剂无聚集反应,对瑞斯托霉素有聚集反应。

(2)巨大血小板综合征:ADP、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不凝集。

(3)贮存池病:致密颗粒缺陷时,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α颗粒缺陷时,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

血小板聚集试验影响因素多,结果变异大。操作过程应注意:

(1)标本采集避免组织液和气泡混入。

(2)枸橼酸钠和全血比例为1:9,HCT应<55%,否则 Ca2+浓度变化影响血小板聚集能力,必要时应修正抗凝剂含量。

(3)标本采集后室温保存送检。

(4)标本采集后30min以内不应进行检测,但应在4h内完成检测。

(5)PRP中血小板计数最佳范围为200~300×10^9/L时,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或大于1000×10^9/L时,聚集反应性降低。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