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肺栓塞“6步诊断法”

2021.8.2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近日,美国医师协会(ACP)发布了一项指导文件,旨在为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评估提供最佳实践建议,该文件指出医生应按照不同诊断策略对患者进行分层。Wayne J. Riley(ACP前主席)表示,尽管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CT检查可改善患者预后,而且还会增加患者风险及支出,但这一技术在疑似肺栓塞患者评估中的应用仍在不断增加。

    肺栓塞的诊断非常困难,而相关检查技术也在快速增加,所以ACP临床指南编委会力求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建议。ACP认为CT及血浆D二聚体检查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这些检查会增加对患者的伤害及经济负担,而且并不会带来死亡相关获益。

    该指导文件为医生评估肺栓塞提供了“6步诊断法”:

    1.不常诊断肺栓塞的医生遇到疑似病例时应首选使用明确有效的临床预测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以预测肺栓塞的可能性;2.肺栓塞可能性较低(满足全部肺栓塞排除标准[PERC])的患者无需进行CT成像或D二聚体检查;3.肺栓塞中度可能或未达到全部PERC的患者应进行高敏D二聚体检查,但不应使用成像检查;4.正常D二聚体水平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因此在对50岁以上患者进行评估时应按照年龄对其D二聚体进行校正,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成像检查;5.D二聚体水平低于年龄校正值者不应进形成像检查;6.肺栓塞可能性最高者需进行肺动脉CT造影(CTPA),CTPA检查禁忌患者或CTPA不可用时可选择换气-灌注法。

    Ali S. Raja(ACP临床指南编委会成员)表示,高敏血浆D二聚体检查属于非特异性检查,而假阳性结果也可导致不必要的成像检查,校正年龄后D二聚体临界值可保持敏感性及特异性。ACP指出该指导文件并非适用于全部患者,也不应凌驾于医生的临床判断之上。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