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加快“双一流”建设

2021.8.27
头像

南州

分析测试行业的搬山工

  日前,天津市教委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内容提到:加快推进部市共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着力提升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高校水平。建成天津医科大学新校区,完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功能建设,建成中国民航大学新校区,建设天津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新校区,支持天津农学院更名大学等。

311274_202108271052221.jpg

图源:天津市教委官网

  《通知》中高等教育相关的内容如下: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部市共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着力提升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高校水平。推动9所市属本科高校和2所共建高校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实施顶尖学科培育计划,探索开辟“学科培育特区”,分赛道发展基础科学研究类、产业应用研究类、人文社科研究类学科,创新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扶植一批冲击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学科。

  试点建立学科建设特区,分两个层次遴选建设40个左右高水平学科,着力培育南开大学化学、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等一批顶尖学科,冲击国内顶尖、世界一流, 强化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源头供给,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到2025年,进入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数量稳中有升,进入全国学科评估前10%的学科数量进一步增长。

  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推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支持高校开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教学与实践。深入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和本科课程建设计划,建设20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下力气培育一批国家级和市级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激励教师潜心本科教学。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建设智慧教室,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推出一批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提升本科生实习实践水平。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进一步严格教风、学风、校风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本科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支持高校建立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招生计划、拨款、标准设置、评估等方式,建立学科专业引导、退出和激励的动态调控机制,主动适应国家和我市发展需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高地建设,推出一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专创融合”示范课程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计划项目,举办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完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

  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深入贯彻全国和我市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天津市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研究生课程改革,推出一批研究生教育精品示范课程。加强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着力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对接产教融合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一批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鼓励高校设立一批产业(行业)导师,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跟踪分析、动态监测机制,完善分类多维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建成天津医科大学新校区,完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功能建设,支撑大健康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中国民航大学新校区,成为航运中心建设新的支撑。建设天津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新校区,服务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升区域文化品质。支持天津农学院更名大学。扎实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进一步优化高校类型和布局结构。通过学校整体转型、部分二级学院转型和学科专业转型,加快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推动“滨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快推动天津大学国际医学院落户滨海新区,推进南开大学滨海校区规划建设。

  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天津中医药大学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进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全力支持集医疗、科研、教育和健康产业于一体的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属高校申报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协同创新实验室。

  切实增强高校服务能力。重点提升天津大学科技园能级,建设南开大学、科技大学、工业大学、中医药大学、农学院、中国民航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软信创等产学研用一体化大学科技园。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工业等产业领域,培育建设10个左右天津市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一大批行业未来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深化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对接国家部委、北京市和有关在京高校,精准、错位、有序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规划建设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创新高校合作模式,以各类高校联盟为依托,创新完善人才互聘、科研平台共建、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师生交流互访等机制,实现高校合作共赢。积极对接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合作高校,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发展机制。支持天津师范大学高质量建设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实训基地。

  构筑高等教育“人才高地”。完善和整合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和特聘教授制度,面向海内外培养和聚集一批领军人才和教学科研团队。聚集和培养1300名青年创新人才。支持和培养100名哲学社会科学杰出人才、25名哲学社会科学资深学者。实施教师教育振兴工程,支持师范类专业发展,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开设教师教育课程。遴选50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开展自主培养,助推和引领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遴选500名左右青年后备人才、80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进行专项培养,形成人才梯队。支持和培养100名哲学社会科学杰出人才、25名哲学社会科学资深学者,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