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止

2021.9.03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处于第一位。而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高血压呈逐年增加趋势。我部干休所共有老干部323名,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接近70%,每年都有老干部因高血压并发心肌梗死而猝死。因此,如何有效防止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减少其并发症,提高老干部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成为保健医生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介绍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止。

    1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1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脉压差增大

    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显现出收缩压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舒张压多于50~60岁之后开始下降,脉压逐渐增大。因此,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表现为收缩压高,而舒张压正常甚至有时低于正常值。

    1.2 血压波动大

    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24 h之内常见血压不稳定、波动大。因此,医生不能以1次血压测量结果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每天至少常规测量2次血压。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应随时监测血压。

    1.3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代谢紊乱,约30%的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由平卧位站立后血压突然降低。主要表现为起床后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等,严重时甚至晕厥[2]。

    1.4 晨峰高血压现象

    晨峰高血压是指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时间内血压迅速达到较高水平。临床资料显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晨峰高血压现象比较常见。有的患者06:00-10:00收缩压最高值比夜间均值高50 mm Hg,甚至高70~80 mm Hg。

    1.5 并发症多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多且严重,包括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萎缩,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2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

    靶器官指的是某一疾病或某一药物影响所针对的器官,原发性高血压的靶器官不是一个,心脏、大脑、肾脏、血管都是高血压的靶器官。

    2.1 对心脏的损害

    心房颤动在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比较常见,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心房增大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现象可加重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2.2 对脑的损害

    MRI临床检测结果证实,随着年龄及血压值的增加,小的无症状脑梗死、微小出血及脑白质损伤的患病率相应增加,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易引发脑卒中,并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风险。

    2.3 对肾脏的损害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早期血肌酐可能相对正常,但肾小球滤过率或肌酐清除率有下降趋势,微量白蛋白尿异常较为常见,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2.4 对血管的损害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高可引起大动脉硬化,常表现为多支动脉血管硬化并存。动脉血管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顽症,危及健康甚至生命。在我国年龄大于50岁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为25.4%。

    3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老年高血压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心力衰竭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

    3.1 药物治疗

    因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较低,易造成药物的蓄积,同时对血容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易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降低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量,使得血压的下降较为缓慢、稳步。

    单独用药:可选用CCB(钙拮抗药)、利尿剂、ACEO(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的其中1种。合并有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一般不选用利尿降压药,以免影响血糖和脂类代谢。长期使用利尿剂须注意低钾血症及室性心律异常的发生,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引起抑郁症及与利尿剂类似的副作用。

    联合用药:具体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搭配,不可随意更换。目前推荐的联合用药是:利尿剂与CCB、ACEI、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联合,CCB与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也可以选择含有利尿剂的固定复方制剂,但需监测血钾。

    3.2 非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前或药物治疗同时均需进行非药物治疗。首先是饮食治疗,防止和纠正脂类、蛋白、血糖代谢紊乱,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劳动强度、有无并发症等,来计算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及重量。饮食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改善膳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制品及高蛋白食品,清淡少盐。摄入主食与体力活动要平衡,有效控制体质量,多食各色食品,如少量红葡萄酒、燕麦片、黑木耳。戒烟、限酒,每日饮酒量少于20g(相当于白酒40ml,红葡萄酒100~150ml)。

    其次是运动治疗。在合理饮食的同时,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热量的消耗,减少多余的脂肪,改善脂类糖类代谢,控制体质量,增强体质,提高心脑血管的应激能力。目前有氧运动被视为最佳运动处方,并作为增进健康的基本手段。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球、打门球、爬楼梯、打太极拳等。这些项目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运动时间每次要超过30min,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要达一定强度,简易计算法是运动时年龄加心律等于170。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波动。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