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高敏性CR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2021.9.0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之势。大量流行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尿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传统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然而部分冠心病患者缺乏上述危险因子;且50%的心肌梗死患者亦并无高脂血症。一项持续30年的随访调查研究显示,虽然85%~95%的冠心病患者具有至少一项危险因素,但有危险因素者亦可不发生冠心病。尽管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其发生发展过程的预测仍缺乏有效的指标。

    近年的研究表明,感染后的炎症敏感指标——血清中高敏性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增加与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危险度密切相关。此外,hs-CRP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相关,它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已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将近年研究概况作一简介。

    一、CRP与hs-CRP

    1.何谓CRP?
    CRP是一种炎症急性时相反应物,在应激状态下主要由肝脏合成分泌,人类冠状动脉尤其是粥样硬化血管内膜中亦可产生。人体内CRP的半衰期约15~19小时,且不受潜在疾病和CRP增幅的影响。
    人类不同个体血清CRP水平有所差异,与遗传及生活方式不同有关。瘦型、经常运动者,CRP水平较低;而长期吸烟、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者,其CRP水平较高。当有感染、外伤、手术和发生其它急性炎症事件时,CRP可在6~12小时内开始升高,其浓度可升高1000倍,7~12天后降回基线浓度。而慢性炎症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其血清CRP浓度会持续升高。近年来,CRP在心血管病中的发病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随后的斑块破裂过程均有炎症反应参与。

    2.hs-CRP的优点
    与传统CRP(检测范围8~10mg/L)测定方法相比,血清hs-CRP(检测范围0.06~10mg/L)测定方法更为精确敏感。目前hs-CRP检测技术稳定、可全自动,能很准确地检测低浓度的CRP。人体内hs-CRP在长时期内保持恒定,亦无时辰变化,且不受进食影响,故可用以评价心血管危险性。健康人群的hs-CRP浓度分布的均值为1~2mg/L。

    二、CRP与动脉粥样硬化

    1.非感染性炎症与动脉硬化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增长、破裂、血栓形成与动脉堵塞并最终导致心肌坏死,均有炎症参与。在此过程中,一些炎症因子如IL-1、TNF-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粘附因子表达增加,使炎性细胞向动脉壁粥样斑块迁移,引起hs-CRP合成增加。

    2.感染性炎症与动脉硬化
    近年来,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亦受到重视。其中包括肺炎衣原体(Cpn)、幽门螺杆菌(HP)、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CHSV-1、CHSV-2)及腺病毒。微生物感染通过诱导产生大量黏附因子和细泡因子,一方面导致慢性血管炎性病变,促进成纤维细胞在局部合成CRP;另一方面刺激肝细胞合成CRP,使血清CRP水平在24~48小时内可增高100倍。
    CRP不仅是炎症标志物,它本身又可促进局部粘附分子、PAI-1表达,降低内皮NO生物利用度,改变巨噬细胞对LDL摄取并使粥样硬化病变内聚集补体,从而促进血管炎症与血栓形成。
    hs-CRP测定预测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一项大规模一级预防研究中证实,hs-CRP水平是外表正常人群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与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预报因子,且这一预测能力存在于所有年龄组与男女两性的随访人群中。更重要的是,几项试验尚证实hs-CRP测定可对不同LDL水平人群与不同Framingham危险评分等级的人群提供额外的预后信息。

    三、hs-CRP与心血管危险性

   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显示,外表正常人群hs-CRP<1、1~3、或>3mg/L可分别表示低、中与高度血管危险性。尽管上述hs-CRP水平分层对各种人群均有预测价值,但对中度危险人群即10年事件发生率在5%~20%之间者具有最强的预测价值。

    1.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外表健康者的hs-CRP水平可强烈预测心肌梗死、脑卒中、心源性拥死与外周血管性疾病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近年国外多个前瞻性研究显示,hs-CRP对外表健康人群的首次冠状动脉事件有预报作用,具有较高hs-CRP浓度的人群与hs-CRP水平低的对照组人群相比,前者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周围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分别高出2、3、4倍。
    几个病例对照研究与大范围前瞻性研究显示:对男性、女性、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或吸烟者而言,单次空腹测定CRP均是首次心血管事件的强力预报因素。应用Framingham整体危险评分法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CRP水平仍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冠脉事件。
    hs-CRP水平与脂质水平仅轻度相关。另一试验显示,与LDL水平相比,CRP是一个更强的危险因素。
    测定其hs-CRP水平的最重要用途在于对外表正常人群进行危险度分层,发现高危人群,并据此制订一级预防策略。
    hs-CRP升高者应劝导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膳食、适量运动、控制血压、减肥与戒烟均可降低hs-CRP水平,降低心脏血管危险性。
    多数学者主张hs-CRP升高者应接受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性治疗,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获益最大,可能与该药兼有抗炎作用有关。
    不同他汀类调脂药均可使hs-CRP水平有中等幅度的下降(1%~25%),且用药6周后即可显效。他汀类降低危险性的幅度与hs-CRP水平有关,hs-CPR较高者,危险性降低幅度较大。但外表健康且LDL正常但CRP增高的人群是否会从他汀类药物中获益尚不清楚,正在开展的JUPITER研究将探讨这一特殊问题。

    2.在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根据hs-CRP水平也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
    尽管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hs-CRP水平与冠脉解剖学病变程度(造影分析)并无良好相关性。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通常不高。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测定hs-CRP水平可预测复发性冠脉事件,有助于其二级预防。
    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明显升高则提示预后不良。一些患有严重不稳定型心绞痛、但无心肌坏死证据的病人,hs-CRP>3mg/L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血管死亡事件明显增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入院时hs-CRP>15.5mg/L,其14天死亡率显著增高;而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hs-CRP>5mg/L时,未来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会有所增加。hs-CRP>10mg/L表示急性时相反应,即存在潜在性炎症或感染,应在2~3周后复查;持续升高者,属极高危人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亦明显增高。hs-CRP水平不仅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也有助于判断心梗面积、疗效及其预后。冠脉病变搭桥术后hs-CRP水平亦明显增高则预示会发生血管并发症。有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病史者,CRP水平可预测复发性冠状动脉事件,其预测能力不受其他危险因素影响。
    最近公布的一项二级预防研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3745例)患者给予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80mg/d或普伐他汀40mg/d)后,CRP下降(<2mg/L)者不论其LDL水平是否降至70mg/L,其预后比CRP较高者要好。
    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的最大效益见于CRP水平增高者,随CRP水平降低药物预防冠心病事件的效能亦呈比例地降低。

    四、为何需要同时测定CRP与LDL?

    血清CRP与LDL水平均可预测心血管危险性,但hs-CRP预报心血管危险性的能力强于LDL。由于CRP与LDL水平分别反应血管疾病的不同病理状态,故两者各有其独立的意义,不能相互代替。

    hs-CRP常与LDL同时测定,以全面评估心血管病危险性。如LDL>160mg/dL且CRP升高者,应进行强化一级预防措施。LDL<130mg/dl合并CRP升高者,危险性亦高,对此应强调参加运动、减轻体重、禁止吸烟等;应用他汀类能否获益有待研究证实。

    一项8年随访调查显示,CRP与LDL均升高的受试人群存活率最低,而CRP与LDL均低者存活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约1/4属于高CRP/低LDL亚组人群,随访期间其危险性却大于低CRP/高LDL亚组人群。由此可见,同时测定CRP与LDL对该人群的一级预防可提供重要信息。

    五、CRP与其它新的危险因素

    某些单位在测定CPR的同时亦测定Lp(a)与半胱氨酸浓度,但对比分析显示,CRP预测危险性的能力强于其他两项,且仅有CRP可提供额外的预后信息。冠状动脉钙化虽可增加心血管危险性,但美国心脏病协会未推荐此价格昂贵的影像检查。

    六、hs-CRP与代谢综合征

    hs-CRP升高表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因而对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的炎症反应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hs-CRP水平不仅与TG、LDL、肥胖、高血压及高血糖水平有关联。还与某些不易检测的指标如胰岛素水平、微量白蛋白尿、可溶性纤维蛋白水平有关。IRAS研究发现,有胰岛素抵抗者血清CRP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种组成成分(如血脂异常,上半身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的数量呈线性关系,即组成成分数目越多,其CRP越高。根据hs-CRP水平亦可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层为低、中、高三个危险亚组。CRP尚可预测高血压,且对不同血压水平的患者均可提供血管危险性的客观信息。此外,高尿酸血症亦与CRP水平呈正相关。

    七、何种年龄正常人群应测定CRP?

    第一次CRP测定宜在30岁左右,CRP升高可预测其后30~40年的心血管危险性。年龄较高时测定CRP值,可为受试者实施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乃至药物干预提供充裕的时间,从而更有效地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病事件。

    八、hs-CRP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1.hs-CRP升高的原因:高血压、肥胖、吸烟、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低HDL/高LDL、绝经期妇女、应用类固醇激素、感染或炎症。

    2.hs-CRP降低的原因:适量饮酒、体力活动、减轻体重及使用他汀类、纤维酸、烟酸等调脂药物。

    九、如何正确解释CRP结果?

    (一)建立统一的实验室标准
    1.建议实验室统一使用mg/L单位报告测定结果。
    2.CRP<1mg/L为理想值,提示整体心血管危险性低。
    3.CRP1~3mg/L表示中度危险(moderate risk)。
    4.CRP>3mg/L表示高心血管危险性。
    注:LDL水平不高的人群,上述分层仍然有效。
    5.如CRP>10mg/L,应考虑有急性感染,故应在2~3周内复查,如多次测定CRP值均高且无其他原因,则属心血管高危人群。
    6.绝经期妇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时,CRP值可升高,但停药后恢复正常。
    7.美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年美国人平均CRP为1.5mg/L,约25%美国人CRP>3mg/L,并认为该值为高危人群分界值(cut point)。

    (二)CRP是心血管危险因素抑或是危险标志物
    最近二个研究显示,不论LDL水平如何,CPR降低可独立预示血管病变进展减慢。对高危患者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CRP下降与LDL下降同样预示其预后良好。此外,不论LDL水平如何,CRP越低(CRP<2mg/dl),其预后越好(the lower the CRP,the better the outcomes)。

    综上研究结果表明,CRP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心血管标志物,也是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但最近Danesh公布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普查则显示,CRP增高仅能中等程度地预测冠心病,其预测价值低于传统危险因素,因此认为CRP预测冠心病的价值需要重新评价。上述研究发表后,Tall在评述中指出,以往的研究危险因素方面有人群偏倚,过高估计了CR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之间关系。故需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以精确判定CRP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